【背景】
竹荫里社区西园新村小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共有居民楼89栋、居民4862户,呈现出“一高一低”的特点,即:入住人口高密度、配套设施设备低水平。如何解决好辖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切实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成为摆在社区党委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主要做法及成效】
党建引领,让小区组织“强”起来。成立西园新村小区党委,依托六里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6个。选派优秀的党员社区工作者任党组织书记,同时吸纳一批热情高、责任心强的老党员配强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的关键作用,积极引导党员亮身份、打头阵、当先锋,变“头雁独飞”为“群雁齐飞”。面对新一轮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小区党员迅速行动、主动出击,连夜自发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先后共有50余名党员积极参与到政策宣传、小区值守、核酸检测等工作中来,为疫情防控注入强劲“红色力量”。
小区老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值守
小区党组织为老党员送学上门
行走议事,让小区群众“动”起来 。 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企业、居民、社区民警等共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制,打造“行走的议事厅”,把居民议事会搬到小巷里、广场上,做到有事随时议、随处议。小区党委通过“居民下单、党支部接单、党委评单”的方式为居民群众解决小区停车难、违章建筑拆除等一批操心事、烦心事。今年以来共摸排化解各类矛盾150余起,推动了小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不断走深走实。
社区党委、物业和居民代表就西园新村小区便民通道修建问题进行协商
竹荫里社区党委书记为来访参观调研单位介绍社区协商议事工作法
七彩服务,让小区居民“暖”起来。打造“七彩服务帮万家”服务体系,开展赤色党员先锋服务、橙色敬老爱老服务、黄色扶贫助困服务、绿色环境保护服务、青色助学爱幼服务、蓝色健康生活服务、紫色文体娱乐服务等七彩志愿服务,共开展志愿服务1100余次,先后解决小区绿化带杂乱、文明养犬和邻里纠纷、空巢老人照料等问题。把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延伸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2处,先后开展法律咨询、书法比赛、党史讲座等各类活动40余场,搭建了党员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打造“蜀蜂驿站”1处,为外卖、快递小哥等提供休憩寄存、饮水充电的便利场所,实现服务有阵地、互动有场所,推动党组织的温暖不断延伸。
七彩志愿服务队护送中考考生
七彩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创建工作
为外卖快递小哥打造“蜀峰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