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城市党建
五里墩街道:传承红色基因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扬正气
发布时间:2022-06-23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53694d88fe435ed53230cf253a06408.jpg

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深挖用活辖区红色资源,创新创优红色宣讲品牌,通过抓队伍、筑阵地、拓载体、优内容等一系列举措,扎实做好党员群众教育工作,有效打通理论走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街道荣获“安徽省理论宣讲示范基地”“安徽省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汇聚宣讲能人

建优“核心层”。加强与省内知名专家学者沟通合作,先后邀请省市委党校、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警官学院等高等院校理论专家担任“特约老师和宣讲员”,通过引入“最强外脑”建优“核心层”,使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基层得到深入解读。做强“基础面”。本着“单位推荐、自我展示、居民认可”的原则,重点从党务工作者、先模人物、优秀志愿者、街居中层干部中择优选聘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同志组建街道先锋宣讲团,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街居干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做法,持续扩大宣讲团队伍,并通过宣讲员展演评比等活动,锤练宣讲能力,提高宣讲水平,做强“基础面”。目前街道宣讲团现有成员591人,设有红色口述史、理论轻骑、身边榜样等7支宣传分队。

 图片4.jpg

邀请省专家讲师团成员,省委讲师团专家库青年宣讲名师现场授课

构建宣讲矩阵。筑牢“主阵地”。整合辖区军休三所、四所、核工业二二一等红色资源,挖掘典型人物事迹,建立红色口述史馆、“两弹一星”精神纪念展馆等宣讲“主阵地”,为辖区各类群体开展宣讲活动152场,采访录制13期,约8000人次接受了红色主题教育。打造“微矩阵”。整合街道、社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站)和文化广场、架空庭院、平房小巷等资源,将教育阵地不断向基层延伸,打造既贴近群众又覆盖全域的宣讲“微矩阵”,2021年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近200场。

 组织学生参观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jpg

组织学生参观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

创新宣讲载体。“好故事”提升宣传实效。通过开展“青年先锋说”活动,组织街居55名年轻同志对辖区28名老战士、老革命、老英模进行采访,收集“好故事”,深入机关、社区、企业分享采访心得,把讲党史与讲故事、事迹收集与弘扬传承结合起来,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好形式”拓宽宣传广度。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探索创新宣讲“好形式”,根据淠河路抗美援朝老兵原型制作的微视频《壮士无名》获第四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最佳微电影”“最佳编剧”两个奖项,H5动画《同志,一起来走走这条英雄路》引发党员群众打卡,沙画《建党百年》《人生没有假如》《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等众多网上平台组合强力补充宣讲形式,适应不同群体需求。

 “青年先锋说”采访抗美援朝老兵.jpg

“青年先锋说”采访抗美援朝老兵

优化宣讲内容。讲好“有营养”的理论。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开展集中巡回宣讲,力求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都有理论“营养菜单”,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滋润党员群众。迎合“有特色”的需求。结合社区特色确定宣讲主题,保证每一个辖区点位都有“量身定制”的“特色菜单”,满足党员群众多元需求。青阳路社区对老军人事迹采取口述革命故事进行宣讲、收集勋章事迹进行展览、录制影像进行记录,用身边人事进行鲜活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清溪路社区“老兵初心讲堂”分享在部队、地方不同岗位心得勉励听众在岗尽责;龙居社区“机器人AI党史课”将科技与党史教育有效结合。

老兵初心讲堂2.jpg

“老兵初心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