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深入开展党建领航“五好”小区建设,发挥基层治理优势,聚焦居民群众关心事、难心事、烦心事,以“五好”促“五到”,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以党建引领好,促志愿服务到位
今年4月以来,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在基层治理探索过程中,结合“五好”小区建设要求,在辖区52个生活小区,共建立4个小区党委、3个小区党总支、51个小区党支部,覆盖2867名居民党员,其中29个小区党组织书记由居民党员担任。在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为民服务站,组建“志愿团”、“互帮团”、“评议团”和“讲述团”。黄山路社区将小区党员、热心群众和小区领头人等基层治理的新鲜“血液”注入到“四团”中去,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蜀山区正在开展‘五好’小区建设,社区党委重新按照小区来划分党支部,我们洪岗路退管党支部划分了三个小区党支部,我本人担任金湖新村小区党支部的书记。这样有好处,相同小区的党员组织活动方便了,相邻小区的党员相互关系紧密了。”黄山路社区的义务巡逻小分队成员田维孝说道。这支成立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党员小分队,如今正策划成立太湖支路义务巡逻组,以小区党支部为单位,利用每天饭后散步的时间,帮助解决居民纠纷,打扫小区卫生死角,开展内容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以群众自治好,促自治创新到位
“法院搬到家门口了,足不出户接受法院法官为我们提供的专业法律援助,这样的创新方式,才是真正服务为民的好措施”安高小区党总支书记巫建霞说道。
日前,稻香村街道与蜀山区人民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共建的“无案社区工作站”在合作化南路社区安高城市天地小区正式挂牌成立,五位来自区法院的法官组建“法官团说事”与安高小区党总支党员一同加入到“周末议事厅”中去,通过“专业团队+支部党员”的方式,让大事解决在社区,小事解决在小区,逐步探索“法官进小区,有事说说看”基层治理途径。本着“听您说、看我做、勤协商、共治理”的原则,以“法官团说事”为抓手,进一步延伸拓展“周末议事厅”工作法。
以各方协同好,促邻里互助到位
2019年朝阳社区党委联合共建共治联盟单位——朝阳小区物业,特意腾出朝阳小区内200平方米活动用房用于打造“残疾人之家”。同时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为辖区残疾人提供保健康复、文化体育、生活休息等服务。不仅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还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让残疾人重新树立对生活的的勇气。
自幼患有脆骨病的曲淑霞就是“残疾人之家”的一位培训“老师”之一。虽然外表上看起来和常人没什么区别,但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生活,不能跑跳、不能摔跤、不能去人多的地方,一点碰撞就可能造成严重骨折。几年前,她喜欢上了手工,跟着网上学习各种手工制作,手艺也逐渐精湛。朝阳小区党支部的党员听说了曲淑霞事迹后,组织多场活动,帮助宣传曲淑霞的手工艺品。“残疾人之家”开放服务正式运行后,曲淑霞第一个报名来到这里,担当起教大家手工制作的“老师”,她想用自己的双手回报帮助自己的党组织,很多残疾人在她的鼓励和教导下,走上了手工艺品制作的道路,如今地摊经济的火热让曲淑霞手工艺品迎来了第二春。
以为民服务好,促和谐服务到位
“真的是太感谢了,麻烦你们跑这么远来给我和老伴认证!”家住南七煤场小区内的老人范国保和老伴周守英完成高龄津贴领取资格认证。
小区党支部的党员们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范国保夫妇的子女都到外地打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第一时间回到老人身边。范国保本人腿脚不便,老伴周守英更是常年卧床不起,高龄津贴贴领取资格认证成了他们的一道难题。资格认证工作启动后,南七煤场小区党支部的党员们始终记挂着着两位老人家,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家门口”式的服务,帮助两位老人办理高龄津贴认证。
“我在南七煤场住了几十年,党和政府对我们一直照顾得无微不至。小区党支部成立后,更加近距离对我们关心照顾,我们很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范国保老人感慨的说道
以文明风尚好,促文明守礼到位
“虽然是回迁小区,但是康馨名家小区的住户多,养犬的住户也很多,缺乏文明养犬意识的人也不少,遛狗不栓绳、大便不清理的情况经常发生,即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小区环境。”家住康馨名家小区党支部的退休老党员朱广友说道。
为了改变小区居民的养犬习惯,康馨名家小区党支部通过建立“社区养犬群”,将社区养犬居民全部纳入微信群,大家通过互相监督,杜绝不文明养犬现象的发生。同时,康馨名家小区物业积极配合,一个个宠物便便箱在小区设立起来,箱内放置了两层宠物拾便纸和宠物拾便袋,居民可随时取用。小区党支部利用小区内的“周末议事厅”广场,多次开展文明风尚宣传活动,党支部的党员走访上门,向养犬的住户宣传居民文明养犬公约,提高居民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