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区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既是区“两新”组织党工委成立大会,也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专项工作的部署会、推进会。把这两会合一,主要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整体推进工作。
下面,我就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强调三点意见。
一、以“两新”党工委成立为契机,理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区委决定成立蜀山区“两新”组织党工委,既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大举措,也标志着我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区“两新”组织党工委、向全区所有“两新”组织、向在“两新”组织中辛勤工作的党务工作者及广大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我区“两新”组织的数量明显增加,从业人员及吸纳党员的人数逐年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可以说,“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也直接影响着“两新”组织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蓬勃发展。成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对于推动蜀山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两新”组织实现健康快速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努力打好工作基础。“两新”组织党工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党工委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认识到,你们从事的工作绝不是份外之事,而是利国、利党、利民的份内工作;不是负担,而是责任、使命,更是一份荣誉。“两新”组织党工委作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放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多思考、多研究、多探索,认真分析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努力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要以标准化的意识打造“两新”党建标杆。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同样,抓党建工作也要有标准化意识,通过创标准、做标准,才能占领党建工作的制高点。近日,我区的非公企业“联华模式”再次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公司董事长
第三,要以服务的精神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形成党工委为“两新”党组织服务,“两新”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员工服务这一主线,凝聚力量,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吻合,形成抓好党建促经营,抓好经营促党建的良性互动格局,实现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与企业向心力相对接。当前,要注意引导党员职工转变“临时”观念和“雇员”思想,为“两新”组织发展贡献力量,使他们成为“两新”组织发展的促进者、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劳资关系的协调者。要着力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乃至业主培养成党员。要通过党组织有效的工作,转变业主观念,由不积极、不主动到支持、依靠党组织。
第四,要以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党建工作合力。实践证明,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单靠组织部门、党组织及党务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各方面党建工作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每一个成员单位、每一名成员都要清楚自己的工作对象是谁、工作任务是什么、工作方式有哪些。具体讲,党工委要牵头抓总,党工委委员要在党工委的领导下,切实承担起本部门为“两新”组织提供服务和指导的总体责任。“两新”组织党工委成员单位,必须按照党工委的整体工作部署,认真指导“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积极为“两新”组织搞好协调和服务。
第五,要以制度建设保障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两新”组织党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些突出问题也将不断出现。只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这项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要严格执行《蜀山区“两新”组织党工委工作制度》,确保实体动作。要立足实际,坚持将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有效做法规范化,管用经验长效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努力把握、自觉遵循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规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党建工作成功经验,为党工委全面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统揽,加强基层党建,不断掀起创先争优活动的新高潮
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部署,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大举措;也是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全市、全区大局的现实需要,对于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各自中心任务,紧扣“强组织、增活力,推进新跨越,喜迎十八大”的活动主题,坚持“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活动开展。坚持把党的十七大以来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把党建工作覆盖到全区所有支部和每名党员,扎扎实实抓几件实事,解决几个突出问题,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努力实现“四强化一格局一提升”工作目标:即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进一步强化,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全区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新提升。
第二、要突出抓好重点工作。从我区的实际来看,当前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提高社区(村)党组织建设水平。以开展“深入学习文建明、争做优秀带头人”活动为契机,加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管理、配备、培养工作。在选人上,要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界限,探索竞争性选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完善活动场所建设。按照“达标升级”要求,积极争取财政、党费和社会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及配套建设。将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多渠道解决社区活动场所问题。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作用。要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督促落实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要不断加大区财政资金补贴力度。落实社区(村)办公经费、社区(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保障社区(村)正常运转。二是创建“五个好”区管领导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工作业绩好、纪律形象好、群众评价好”的标准,开展“五个好”区管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全面加强思想、能力、作风、制度建设,努力把区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团结和谐、奋发有为、廉洁高效、执政为民的领导集体。力争到2012年底,全区50%的区管领导班子建设达到“五个好”标准,到2015年底,力争90%以上的区管领导班子建设达到或基本达到“五个好”标准。三是创建“双强型”党组织。按照《蜀山区关于创建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的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以提升执政能力、发展能力、服务能力为主要任务,通过强基础、健机制、聚人才、育文化的工作思路,创建一批发展强、服务强的“双强型”党组织,从而达到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服务群众上,有新思路、新本领、新基础、新作风、新机制、新业绩的“六新”要求。力争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60%以的党组织达到“六新”要求,两年后,全区100%的党组织达到“六新”要求。四是着力打造党建工作“1311示范工程”。坚持创特色、树品牌、建样板,开展“党建品牌提升年”活动,形成规范提升目录,打造党建“示范工程”。重点抓好“1311”党建工作示范点,即打造10个机关单位、3个镇街园、10个社区、10个“两新”组织市级以上党建工作示范点。按照“一行业一特色、一领域一品牌”的思路,深入推进打造城区“党建名片”活动。对已有的名片进一步拓展内涵、活化形式,增强社会知名度和群众认可度,并将党建名片工程由镇街、社区(村)向机关、学校、“两新”组织延伸,再推出一批亮点纷呈、特色鲜明的党建精品。对创建示范点、打造党建名片,实行项目化管理,品牌化推进,年初审报、年中初审、年末考评,设立“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开展基层组织品牌创新创优评比,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强化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精品意识。五是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出台《蜀山区关于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加强组织指导,全面推行区域内组织联建、人才联动、党员联管、活动联办,着力构建以镇街园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改进管理为重点,不断完善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促进机关党建资源向基层延伸,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以社区换届工作为契机,深化“三有一化”建设,系统整合社区管事核心、议事主体、活动场所、服务机制等资源,推行街道社区开放式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大家管事、众人议事、各方理事、共同干事”的开放式工作格局。
第三、要结合实际开展活动。一是推行基层党组织统领发展工作机制。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在所有工作中强化“三个突出”,即基层组织突出发挥引领、推动作用,领导班子突出发挥带头、组织作用,党员突出发挥先锋、服务作用,在创先争优中推进党组织建设。二是构建党工一体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实际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党建是第一工程”的责任意识,形成抓基层组织促发展、抓党员队伍正作风的思想观念,将党建纳入各项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在发展中注重考核组织领导强弱、基层组织作用、党员干部作为的情况,严格依据督查结果执行奖惩,切实向基层组织要效益,着力构建基层党建、业务工作一体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三是把群众满意作为活动的根本要求。中央强调: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各级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只有坚持贴近基层需求,回应党员关切,顺应群众期盼,把群众满意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促使基层组织建设年实现“受欢迎”。
第四,要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近年来,我区先后深入推行了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基层“党建名片”工程、统筹城乡党建“互助共建”、“党内阳光”工程、党员承诺制、“党旗引领开门红”主题争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党组织要本着要精、要管用、要能落实的原则,按照队伍建设、工作职责、决策议事、党务公开、党内关怀、发展党员等类别,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修订完善;尤其要总结提炼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企业要探索建立党员职工创先争优内生动力机制,社会组织要探索建立兼职党员过双重组织生活工作规程。确保每个基层党组织至少建立1项务实管用的制度,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结束之后,一批长期管用的措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三、以各项措施的落实为抓手,明确目标责任,努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区“两新”党工委和各级党组织要在区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明确目标责任,统筹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第一、要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共同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要真正担负起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书记抓、抓书记。区委组织部要履行好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担负起牵头协调、组织实施、指导督促的具体责任。要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领导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要根据区委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统一部署,以区“两新”组织党工委为主要力量,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区域化党建格局之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主要心思放在谋划工作、落实工作之中,做到聚精会神抓党建、突出特色抓党建。
第二、要加强督导考核。区委组织部要牵头成立专门督导组,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方案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要把开展督促检查与促进镇街园、区直部门和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全面了解掌握镇街园、区直部门和单位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展情况,善于发现问题,特别是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及时向所到单位的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改正,使督查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评价体系,按照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年度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上级部门与党员群众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对区“两新”组织党工委工作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逐步建立对“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工作考核制度,做到目标清晰,内容完整,易于操作,便于推广,达到上级党组织认可、业主支持、党员欢迎、群众拥护的效果,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力。
第三、要搞好宣传发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及时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两新”组织工作成效。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到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来,主动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研究,消除模糊认识,树立正确导向,增强社会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关注度,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认同感。
同志们,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两新”组织党建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同时也希望“两新”组织党工委全体同志切实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两新”组织负责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努力推动我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文摘自沈成富同志在区“两新”党工委揭牌仪式暨基层组织建设年推进会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