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新华社区党委持续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积极实施“红色朋友圈”党建创新项目,释放社区治理“联”动力,通过建队伍、强阵地、优服务,全面形成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基层治理新格局,及时稳妥地解决居民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建队伍,凝聚共识“一条心”。在大党委成员单位的基础上,新华社区党委依托“红色朋友圈”党建创新项目召集社区“红色合伙人”,将驻地单位、共建单位、非公企业和在职党员等吸纳为社区“红色合伙人”,通过定期召开党群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志愿服务事项,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同时根据“红色合伙人”特点优势,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出“2+5”暖心志愿服务队,即“指南针”“应急救援”2支专业服务队和“悦职”“悦读”“悦趣”“悦思”“悦志”5支特色服务队,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将多元化、组织化的成员形成互为“圈友”的正能量向心力,使“红色朋友圈”成为提升社区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构建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强阵地,共谋发展“一盘棋”。以社区党委为“轴心”,先后建成世界之窗党群驿站、都会风华党群驿站、幸福里党群服务站和廉政教育阵地“清风影院”,形成了“一心三站一院”的“同心圆”党群服务阵地,社区以“吹哨”反映居民诉求、发出集结令,以“报到”引领各联盟单位响应、吹响冲锋号,先后围绕不同居民群体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各类活动50多场次,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此外,社区充分运用社区阵地、小区长廊、公共绿地等空间完善议事空间,搭建“众人议事会”等居民议事微平台,辖区幸福里小区党群服务站在社区党委推动下,升级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党员活动、议事协商和政务事项咨询的前哨站点,“幸福议事厅”先后解决92户安置居民在社区、物业和业务单位往返来回的难题,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提服务,同向用力“一家亲”。发挥“红色朋友圈”优势作用,不断在“事有人管”“事能办成”上下功夫。聚焦“一老一少”打造“南事能办”服务品牌,将13名楼栋管家与社区19名红色小管家共同培训,配合网格长、网格员精准做好3名孤寡老人、11户失独家庭、89名残疾人、375名80岁以上老人等动态管理工作;与合肥师范学院共建,连续7年推行“行知学堂”项目,先后解决400多个家庭的青少年儿童假期托管难题;聚焦物业矛盾打造“南事好办”服务品牌。每月邀请“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党组织”“业委会、物管会党员负责同志”“热心党员”召开党建引领物业提升座谈会,现场答疑解惑,商量对策办法,先后解决电动车停放、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20余件。围绕消防安全、防汛安全打造“南事必办”服务品牌。针对辖区常青棉织厂小区消防隐患突出问题,社区积极联系消防部门对小区进行深度体检,主动上报成为区级挂牌督办案件,本着“南事必办”的决心,倒逼责任,对23项隐患整改到位。(王海燕 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