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抓手,不断强化基层治理,做足治理领域融合、治理路径联合、治理方式整合、治理体系汇合四篇文章,形成德治法治自治市域化治理的良好氛围。
做足“联合”文章,推动治理路径从自上而下向群防群治转变。全面推行“网格+”党建、服务、治理多网合一,优化调整全街34个小区网格68个党组织设置,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编制《网格化管理服务手册》,实行街道班子成员包联社区网格,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及时防控风险、化解矛盾、处置突发事件。去年以来,网格累计入户走访排查800余次,有效处置安全隐患1500余条,前置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服务100余件次。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力量下沉网格,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有事好商量”等平台,线上线下调解幼儿入学、物业企业更换、停车位不足等民生问题110余项,让“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做足“融合”文章,推动治理领域从“小平台”向“大治理”转变。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思路,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多部门职能,通过建立指挥调度平台、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优化信息化载体、整合综合执法队伍实体化建设街道综合治理中心,赋予中心指挥调度、分流指派、督查督办、考核奖惩四项职权,破解资源整合难、调度指挥乱、执法力量散等问题。推行综合执法联席会议机制,提升城市管理和执法力量下沉,整合司法、信访、消防、公安、交警、应急管理等部门资源,进一步完善“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实现基层治理由“管理”转向“治理”。
做足“汇合”文章,推动治理体系从多层分散向集中统一转变。进步一下沉治理重心,抽调15名街道机关人员充实网格,30名城管队员定岗定责定路段,担任小区网格外的“路长”,内外交叉常态巡查,协同处置网格事项。创建巡查发现、受理派遣、处理反馈、任务核查、事件归档、考核评价“六步”闭环式处理机制。利用网格化手机应用一键呼叫、视频通话、同屏互动等功能,对网格员上报事件、排查情况进行在线视频连线,第一时间现场调度。对社区无法解决或涉及跨领域的事项,由综治中心根据事件性质分流至职能部门解决,实现一个系统采集,一个平台流转,一个中心指挥。综治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处置事件1060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达98%。
做足“整合”文章,推动治理方式从传统方式向“智慧治理”转变。坚持科技支撑、数据赋能,依托区综治信息化平台,联合科大讯飞建设信息互联、数据共享治理平台。录入小区楼栋信息600余个,采集人口数据10万余条,接入1300余个公共安全探头、沿街商铺云端摄像机视频流,设置绿化带破损、市政设施损毁、共享单车乱停放等十类场景,通过将辖区人、地、事、物、情、组织等信息优化整合、分类管理,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形成可查、可看、可选、可分析、可调度的“智慧一张图”。将“12345”“12315”、人民网留言、数字城管等数据信息接入中心,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处置事件,实现基层治理由“单干”转向“协同”,由“人工”转向“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