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城市党建
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一”工作法点亮楼栋治理“蜀光红”
发布时间:2021-09-17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一个楼栋、一支队伍、一系列服务、一套公约、一个品牌”,今年以来,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五一”工作法打造“红色楼栋”,给出了党建引领下居民自治的“解题方案”,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基层实践。

 

  红色楼栋打开治理“小切口”

 

  “过去,每将入秋,楼下就满满的蚊子,根本不能停留,楼梯道也到处贴的都是小广告,有时社区和物业的通知、电费、水费单与各种广告单也很难分清。现在,我们楼有了自己的名字,楼下有了一个小院,院子里多了一些灭蚊灯,杂草没有了,还有了专门的公告栏,便民工具箱,每次从楼下走过的时候,都感觉暖暖的,这才是家的感觉。我虽然80岁了,但是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愿意参加这种对小区有益的活动。”家住在蜀麓苑小区4栋的张锦秀激动的说道。

 

  为做好小区治理工作,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五好小区建设工作”,并确定“治好大社区,要从小楼栋着手,做成一个,复制一个”的治理工作思路。从“治理队伍、服务阵地、服务氛围、品牌亮点挖掘”等方面着手,着力开展基层小区治理实践。通过前期社区走访,对小区网格长、党支部进行调研,最终选取蜀麓苑小区4号楼栋为试点楼栋开展楼栋自治。在小区党员的积极引导下,4号楼居民通过楼栋服务和议事的方式,开展自我服务。

 

  系列服务擦亮小区“红底色”

 

  “我第一次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平时工作特别忙,下班回来后也到晚上了,也没有多少次机会了解到社区活动信息,这次没想到晚上吃完饭还可以带孩子出来参加个小区活动,真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活动能开展在晚上。”这是蜀麓苑小区4栋一个年轻父亲在参加完2020年“中秋节”包月饼活动后的感慨。

 

微信图片_20210917184342.jpg

 

  “667服务法,点亮楼栋‘红星’”。在选定楼栋后,为避免“为活动而做活动”的现象,蜀麓苑小区党支部和实创社工利用傍晚和周末的时间,先后完成4次楼栋人员信息摸排,并针对楼栋“宝妈”、“高龄老人”、“社区党员”进行分类拜访,了解居民基础情况及服务需求。在了解居民实际需求和情况后,最终确定大部分服务开展都放在晚上下班6点以后以及周六,周日的时间,即“667”服务法,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确保楼栋因需求而服务。调研中发现4号楼共有党员9名,通过为9名党员家门前做党员标识牌,帮助党员同志亮身份,为楼栋治理提供“红色能量”。

 

 微信图片_20210917184340.jpg

 

  “因需求而服务”。从楼栋居民基础信息摸排、楼栋居民服务需求调研、再到辖区资源信息摸排,社工形成居民服务清单。通过开展楼栋居民见面会、教育类、便民服务和节庆主题活动为契机点,吸引居民参与;通过下水道井盖、楼栋小院、小花园打造等社区营造的服务活动,激发小区楼栋居民对参与楼栋事务的热情;通过竞技类、社区互助类及志愿服务类活动,提升居民之间的熟悉度,进一步推进熟人社区打造。

 

微信图片_20210917184337.jpg

  截至目前,近一年时间内,针对楼栋居民共开展各类服务活动64场次,服务人群共1000余人次,服务阵地从楼栋也向小区内延伸,小区内10余名党员和楼栋内4名党员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小区和楼栋居民服务工作,一年内共吸纳周边楼栋核心志愿者27人参与小区志愿服务工作。

 

  楼栋队伍紧抓治理“红引擎”

 

  “小区楼下多了个‘邻里小院’,小区里还有一个‘空中花园’,这是我和邻居们一点点改造出来的,现在看起来顺眼多了,不仅多了俩种花草的好地方,也给小朋友们提供了娱乐的场地。”家住在4栋101张宗慧阿姨说道。她是一个种花草爱好者,从一开始不愿参与楼栋活动,到提供指导帮助,再到最后成了‘邻里小院’和‘空中花园’打造的主要行动者,张阿姨的角色在不断发生改变。

 

微信图片_20210917184350.jpg

 

  从普通居民、活动积极分子到热心居民,再到居民志愿者、居民骨干和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蜀麓苑小区党支部和社工在一步步通过服务引导居民身份发生改变,4号楼的4名居民骨干也通过居民成长档案的方式,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历程。现在4号楼共有1支“蜀光自治队”以及“志愿服务”、“帮老助残”、“蜀光妈妈互助小组”、“下棋兴趣组”、“亲子家庭小组”,5个兴趣小组,在楼栋服务中发挥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917184348.jpg

  杜金兰阿姨是“蜀光自治队”的小组成员,她不仅是小区的党支部书记,还是这个队伍的重要支撑力量,从队员发掘、队员能力和意识提升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为困难人员发放防疫暖心包、上门义诊、上门理发、组织邻里结对探望,再到居民楼栋及小区环境改造,自治队成员和楼栋党员们都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家住在4号楼302的83岁老党员程晋玉,在自治队员的号召下,也多次参与邻里手工及邻里义剪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和居民组成的自治队伍成了蜀麓苑小区楼栋治理的“红色引擎”。

 

微信图片_20210917184345.jpg

  楼栋工作规范凝聚社区“好邻里”

 

  在蜀麓苑小区4号楼,它有一个自己的名字“蜀光楼”和logo,选这个logo的含义:红色是太阳(曙光)、蓝色的山代表大蜀山,绿色的就是大蜀山脚下(蜀麓)。4号楼居民通过楼栋见面会,确定了楼栋名称“蜀光楼”。“蜀光”谙音“曙光”,意为“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他们又将三个楼栋单元分别命名为“蜀光绿”、“蜀光红”、“蜀光蓝”,为每单元赋予“环保”“党建”“传承”意义,以其为特色进行楼栋装扮和打造。在具体打造过程中,蜀麓苑小区联合实创公益以党员为抓手,积极整合小区文化及周边资源,重点动员青少年儿童及楼栋老年群体参与楼栋装扮议事。

 

微信图片_20210917184355.jpg

  参与了楼栋便民箱安装的楼栋自治队员周庆尧表示:“每个楼下都安装了居民便民服务箱,常用的放大镜、创可贴、棉签及家庭经常会用到的一些工具都在服务箱里,我们楼栋没有电梯,楼栋里很多老人带小孩的上下楼不放便,便民箱里我们也准备了口罩,在有的居民出门忘记带口罩的时候,不用爬楼回家取。供有需要的居民使用,方便了楼栋很多人的生活。”

 

  为了保证楼栋部分便民设置能持续发挥作用,保证良好的楼栋环境。2021年4月11日,“蜀光楼”首次楼栋居民见面会召开,对楼栋自治队选用及责任范围做出了讨论。此后,通过楼栋微信群和线下议事会的方式,楼栋居民利用休息时间针对楼栋美化、楼栋活动、楼栋内特殊老人关怀问题进行议事,并结合楼栋居民的意愿,拟定了一套核心内容是“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好邻里楼栋公约,促进邻里和谐共处。

 

  基层治理小品牌打造幸福“蜀光红”

 

  从楼层到楼栋,从小区到社区,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关注志愿者、居民骨干、党员、自治队伍在基层小区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服务中凝聚智慧力量,在治理中塑造品牌思路。

 

微信图片_20210917184353.jpg

  蜀光楼的“党建”“传承”“环保”的特色打造,充分利用蜀麓苑小区内的党群服务站,建立一支由党员、居民骨干、志愿者组成的自治小队,通过开展一系列绿色楼栋营造、党建为民服务、传统文化传承等服务,推动小区绿色环境营造、楼栋红色力量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引导楼栋党员、居民通过活动走出家门,社区居民的自我服务中去,形成基层治理服务中的一抹“蜀光红”。

 

  未来,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楼栋,“五一”工作法为基础,从熟人楼栋营造、党员为核心的治理队伍打造、楼栋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服务等方面着手。逐步推进小区治理工作,打造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