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城市党建
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用脚步丈量社区温度,在行走中凝聚红色力量
发布时间:2020-12-31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西园新村是建于80年代的老旧小区。长期以来存在人员复杂、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主要依靠社区党委协调并帮助解决。由于社区工作人员不足,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如何破题?“2020年以来,竹荫里社区以社区支部议事委员会为依托,“行走的议事厅”为平台,从群众需求出发,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破解小区治理难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新格局,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与满意度。” 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党委书记孟霞说。

1.jpg

(疫情期间社区党员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帮助)

在行走中坚守初心常态化疫情防控党员齐参与

为有序、有效地开展新冠肺炎各项防控工作,促进社区内和谐稳定,进一步做好关于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真正实现群防群控,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常态化疫情防控党员齐参与。

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党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竹荫里社区以网格为界,独自成立6支党员志愿小组,坚持“网格为战、全面彻底、长效保持”的工作思路,创新举措,以党委带支部、以支部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改善,助力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活动中,大家发扬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由西园新村北门向南挺进,每栋楼挨个排查,搬运清理树枝、纸箱、废弃物等,在步行细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天基本都能清理20多处卫生死角,10余车堆积物和易燃物。

退休老党员们纷纷表示,“小区是我们的‘家’,‘家’里边干干净净的,我们就‘住’得舒服。尽管我们退休了,但是我们很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小心驶得万年船,虽然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家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有利于疫情防控、疾病预防,又有利于身心健康!”

3.png

(社区网格员上门进行困难群众走访评估)

在行走中提升居民幸福感,构筑基层治理主心骨。

“天天盼着修路,没想到,前几天刚反应的问题,很快就给我们把路面修好了,共产党真好,为居民排忧解难,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真是实实在在地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合肥市蜀山区西园新村65栋的居民张阿姨说到。

据了解,西园新村65栋门前的一段支路,由于年久失修,加之今年汛期影响,路面坑洼不平、损坏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居民的日常出行也带来了不便。

为解决这一难题,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西园新村小区桂香里党支部和社区党委积极开展工作,协调砂石、水泥等物料,组织队伍修整公路。周边党员志愿者也闻讯而动,加入“修路大军”,用实际行动打通引导居民、关心居民、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党员是主心骨,群众是血与肉。没有了主心骨,我们会迷失方向,没有了血与肉,我们干事就失去了依托。只有保持党员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成为有活力的生命机体。”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党委书记孟霞说。

4.png

(竹荫里社区联合合肥燃气集团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在行走中倾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

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和冬季困难群众的纾难解困服务,兜准救助对象、兜住困难底线、兜牢保障待遇,12月8日,竹荫里社区根据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相关困难人员排查帮扶的通知》要求,开展第三期“蜀爱行走”之温馨家访活动,对西园新村19名60年代·1精减退职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走访,切实做到在行走中倾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

此次走访排查由蜀山区民政局、社区网格员和辖区党员志愿者组成,每到一户,工作人员认真核实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身体健康状况、基本生活费发放等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等信息,并详细记录相关生活需求,为后期社区和社会救助服务站展开常规性探视服务和救助工作提供依据。在入户排查的19名60年代精减退职工,均为女性,80岁以上高龄老人16名,70岁以上80岁以下3名,其中李玉兰、孙淑芹等8位老人家庭收入较低、生活较为困难,需提供经济援助;常新民因瘫痪在床情绪低落,需多提供情感陪护服务,其余9户主要提供常规性入户探视服务和便民服务。社区将根据走访排查的情况,进行分类救助,加强重点困难人员个案服务,强化“困难需求主动发现,救助资源精准链接、社会救助温暖及时”服务链条,切实做好每一个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难解困服务。

2020年以来,竹荫里社区共举办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慈善救助76人,关爱弱势群里便民服务6场,始终坚持从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促落实,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工程落地开花,切实在行走中做到察民情、解民忧、传民生、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