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旭生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责任、饱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凝聚了卓越的领导智慧、寄予了殷切的发展期望,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发展路径,可以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航者的绩效宣示与政治宣言,是新时期党的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
纵观十八大报告,充满了人文精神,积蓄了蓬勃力量,尤其是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科学论断和部署要求,高瞻远瞩、发人深思、让人警醒、令人振奋。一是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报告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方面。一方面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都要围绕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开展;另一方面党的自身建设也要科学化,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使党的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二是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灵魂地位。党的建设、党的生存的全部基础,就是为人民服务,在人民群众中具有牢固的基础。这也是党建科学化的本质所在。政党政治规律最根本的就是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十八大提出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而部署的。三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报告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综合在一起,浓缩了时代特色,上升为全党的党建总目标,意味着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对政党的定位相比,是新的发展,更切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中国实际。四是勾画了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报告突破传统,从具体工作出发,从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出发,从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五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突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了当前及今后 5年的党建工作重心,且都有新的观点提出,既回答了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指出了党的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五是明确了新时期党建工作主线。报告把纯洁性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并列为党建主线,并提出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能力,是我们党的新认识新探索。一方面显示出充分的自信,表明我们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自我”不是封闭,而是置于人民群众之中,以“ 三型”政党建设,形成四个“自我”的运行机制。
对照十八大对党的建设工作的科学论断和部署要求,盘点蜀山区党的建设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蜀山区是合肥市四大主城区之一,近年来,全区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建设“魅力蜀山”中心任务,瞄准“全市争一流,全省当示范,全国有影响”目标,一年一个主题,每年一个抓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探索出社区党建“丁香经验”、非公党建“联华模式”、区域党建“商圈联盟”、党员培训“开放教育”、党政人才“柔性交流”、干部德行“反向测评”等先进做法,确立了“全省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城区”地位,也赢得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满意。党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创业本领不够高、基层党组织功能不够强,党员队伍作用难发挥、适应实用型人才短缺等问题,影响了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作为一名组织部长,我深切感受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使其更加符合自身内在规律,更加有效地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更加积极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一是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进一步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首先要忠于“科学”的本意,切实做到联系实际、尊重规律、形成体系、注重实效,以科学的理念谋划和推进。要树立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的“经济含量”,始终做到价值取向与科学发展相融合,目标定位与科学发展相结合,检验标准与科学发展相一致。要树立民主开放理念,破除组织工作神秘化色彩,坚持“开门办部”,用开放的态度、民主的举措推进工作,提高组织工作公信度。要树立改革创新理念,积极引导和鼓励创新,用系统化的思维谋划班子建设、用项目化的模式推进基层党建、用规范化的制度把守用人关口,彰显蜀山组工的特色和品质。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培养教育、激励约束等机制,把组织的意图与个人的意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以鲜明的导向突破。党的建设科学化,既是一个目标指向,也是一个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深入分析和切实解决现实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着力解决发展中不科学的问题。对于组织部门来说,必须选准着力点,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切实研究解决带有规律性和导向性的问题,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推动整体水平的提高。比如:干部工作要增强全局性和系统性。选干部、配班子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考虑结构层次,又要考虑发展需要,切实防止“盘人头”、“搞平衡”的倾向。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讲求程序公正、体现公平,又追求效率,切实解决不计成本,走繁琐形式的问题。要处理好党管干部与扩大民主的关系,切实解决“以票取人”、“得票失真”的问题,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公认的统一。再如:基层党建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紧贴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工作。要坚持分类指导,不同领域的党建,要体现不同的针对性。要强化载体推动,努力实现党员队伍纯洁、组织设置灵活、党内民主鲜活、城乡统筹互动的局面。要注重转变服务方式。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不仅要求扩大组织覆盖面,更应注重转变基层组织的职能和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凝聚力。三是以科学的方法推进。改进方式方法,是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总结完善传统工作方式。比如:注重统筹兼顾,努力构建“大组工”格局;实施项目运作,确保每项工作都有目标、有抓手、有落实;善于运用统计调查、量化分析、心理分析等新知识新手段,使组织工作更为直观、具体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新方法,建立组织工作科学的质量认证体系。我区青阳路社区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国际标准规范管理社区工作,就是具体的探索。下一步,我们将总结、探索、推广。在项目设计上,根据各项工作的性质、定位和特色,量体裁衣制定质量标准,把组织工作各项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有形产品;在工作流程上,采用“流水作业”形式进行定量管理,实行专项控制;在目标考核上,着重做好目标体系及其考核办法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与经济效益、评优评先挂钩。四是以完善的机制保障。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着眼于组织工作的可控性,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这也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保障。要完全覆盖,形成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干部、人才、党建等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各领域创新工作制度成果,构建起了党的建设工作创新的常态长效机制。要坚持简便易行、运行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现在不是缺少制度,而是制度用的太少,有“制度崇拜”的倾向。制度建设一定要切合实际,便于执行。要坚持强化执行,务求实效,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增强制度的约束力,执行力和公信力。
总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一个日久弥新的永恒课题。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当以乘风破浪的豪情,顺应时势、奋力攻坚,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活动转化为促进发展、普惠群众、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