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张宝顺强调,做好组织工作,首要的是选准人用好人,要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作为做好换届工作、搞好人事安排的根本遵循。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并严格遵循这一要求,牢固树立正确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
一、政治上靠得住,就是要大力选拔政治坚定、党性纯洁的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首先就是看党员干部的从政之德,看是否讲政治、讲党性,这是选人用人最重要的标准。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事关原则的重大问题上把得住方向、站得稳立场,才能在长期执政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中守得住底线、保得住操守。因此,选用干部必须将政治上坚定、党性原则强作为先决条件,作为贯彻以德为先标准的实际举措。把好政治关,就是要考察一个干部是不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是不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对加速安徽崛起满怀信心,对兴皖富民大业充满激情;是不是在拉拢腐蚀面前管得住自己,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浩然正气。这是考察一个干部政治上是否靠得住的关键和核心。具体到换届工作中,还要注意看干部是否能够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正确看待个人的名利得失,能否听从组织召唤,服从组织安排,切实保持应有的政治品格和党性修养,树立良好形象。
二、工作上有本事,就是要大力选拔能力出众、实绩突出的干部。当前,安徽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的任务都十分艰巨,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选用的干部能力强、水平高,就能够更好地组织领导一个地方的发展大业;如果选用的干部能力平平、平庸懒散,就会耽误事业,贻误发展。因此,必须切实把好干部的“本领关”,真正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树立靠科学发展实绩说话的导向,坚持以能力论英雄,凭业绩定升迁,大力选拔狠抓第一要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干部;大力选拔致力安徽崛起,积极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干部;大力选拔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干部。把好“本领关”,选准用好干部,必须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评体系,全面衡量和评价干部的政绩。要根据不同区域、层次、类型地区和行业的实际,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办法,要防止简单地把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真正把推进科学发展能力强、业绩好尤其是注重谋长远、打基础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
三、作风上过得硬,就是要大力选拔勇于担当、雷厉风行的干部。过硬的作风是干好工作、推进事业的重要保证。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两难”问题不断增多,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抓发展,没有过硬的作风难以把握主动、担当重任。因此,必须把干部作风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大力选拔主动担当、敢于负责,遇到矛盾不上交,碰到难题不推诿的干部;大力选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关键时刻顶得上,危急时刻冲在前的干部;大力选拔雷厉风行、立言立行,既能谋全局抓大事,又能抓落实见成效的干部。作风过硬必须敢于碰硬。动真碰硬势必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也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丢掉一些选票,对这些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给予支持,该保护就要保护。就是要鼓励那些敢于担当的干部,褒奖那些真抓实干的干部,坚决不能让作风漂浮、投机钻营者得名得利。
四、人民群众信得过,就是要大力选拔勤政为民、群众公认的干部。人民群众是党治国理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是兴皖富民大业最重要的推进力量。我们的干部只有群众公认,才能获得最大拥护;我们的事业只有为民造福,才能获得最大支持。因此,在选人用人中,一定要把群众信得过作为重要条件,注重考察干部是不是能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始终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感情;是不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不是善于做群众工作,积极争取群众支持,赢得群众信任,在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选拔任用干部,群众是最好的“评委”,要坚持群众路线,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评价,借群众慧眼识人选人,选群众信得过的人。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坚持重视基层的导向,注重选拔长期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埋头苦干的优秀干部,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真正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奉献的人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