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里墩街道家家景园社区着力打造五星级服务型社区,以“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为服务理念,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深度整合服务资源,聚集民意,精心遴选社会服务组织开展专业服务,大力培育植根于社区的群众团体组织。通过融合资源强服务、聚民心,达到了以服务促融合、以文化促和谐的社区环境和氛围,让组织、党员、居民在社区找到归属感。
大手笔投入 开展为民服务
社区投入32万元建设云平台展示大屏,随时展示和了解党委、各支部和党员的学习活动、服务群众情况,反映各项工作动态。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启“互联网+党建”的线上对接、线下落实的工作模式,党委录制微党课视频8课,开启党员学习新模式,为群众与党员、群众与党组织、党员与党组织搭建了沟通新平台。
社区还通过网格化服务,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2017年,社区党委将申报到的16.5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全部用于为民服务。全年开展了“相约星期四”家庭教育30场,参与学习人员上千人;“幸福景园”书画摄影展、“书香景园读书会”、重阳节“百家宴品百家菜,邻里亲情大团圆”等特色活动24场;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少儿课堂、弘扬传统的刺绣培训班更是吸引了社区的老少群体共同参与,深受居民喜爱。
聚驻地之力 提供全方位服务
社区积极发挥兼职委员的作用,积极利用兼职委员所在单位的资源为我所用,服务居民。省地震局利用科普特长,为社区居民开展地震安全宣传、应急自救讲座10场;凤凰城小学积极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网上文明祭祀、戏曲进校园活动,做好新型文明之风传播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颐和佳苑小学组织小学生开展小帮客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开展“我当粉刷工”等系列活动12期;家世界家具建材广场为社区每一场大型室外活动提供场地支持。
社区与8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市国土局开展专家送党课、送春联、送慰问等共建活动9场;和源律师事务所为居民提供法律讲座和免费咨询;中科大一附院与病残居民结成帮扶对子;区房屋征收办积极认领微心愿满足群众所想;安农大、安中医、安医大学生志愿者承担了社区周六巡回志愿服务;中医三附院每月三天坐诊社区提供推拿按摩服务;新安医健护理院为364名60周岁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
社区党委通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各类社会组织和文体组织发现和挖掘各类先锋模范人物参与社区城市管理提升、志愿服务开展、社区矛盾调解等工作。针对各类带头人情况评选了长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五星级志愿者20名、五星级党员20名,社区内起带头示范;最美家庭10户、五好文明家庭10户、最美阳台10户;评选女性创业示范点5户,并设立“皖嫂”家政基地,推动促进女性就业创业。
组建社会组织 营造家文化氛围
社区通过组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营造浓厚的家文化氛围。
家·年华文体协会已有队伍10支,从最初的32人已壮大到现在217人,他们将快乐、活力辐射到小区的各个角落。随风逸太极队杨志彪夫妇每天早晨出现在社区广场带领居民强身健体;红石榴艺术团每年都会走进敬老院和山区开展慰问演出并自编正能量题材的作品在社区内演出。家·年代志愿服务队针对社区内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不同特点和专长,按年龄组建的六支服务队伍,在开展服务的同时注重招募新人加入。针灸医院退休医师崔秀琴每月定点在社区开展针灸服务;具备串珠特长的茅惠文在参加社区刺绣培训班时主动提出可以免费教授技艺。家·联谊邻里中心已开展三届邻里节活动,百余户居民走出家门,端出拿手菜与大家共享,敲开了邻里紧闭的大门,拉近了邻里关系。老党员孙道恒常年存放着楼上楼下住户的钥匙;党员唐国庆家的院子是左邻右舍的共享果园;儿童医院工作的志愿者黄媛媛是楼前楼后的家庭医生。(程新 朱红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