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推荐大图
蜀山区:“全域融合”构筑党群阵地“立体矩阵”
发布时间:2025-09-24 信息来源:组织科

1958_副本.jpg

近年来,蜀山区坚持以党群阵地提档升级为抓手,全面深化“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一街道一标准”“一社区一示范”“一小区一标杆”目标,推动构建“覆盖广泛、功能集成、服务精准”的党群服务阵地“综合体”。

聚焦选址布局,构筑“全域覆盖”实用型阵地矩阵坚持“全覆盖+零距离”实用型理念主次干道、街区小巷、商务楼宇、住宅小区等基本单元,连点成线、扩线为区,全覆盖打造街道—社区—小区—商务楼宇“四级”党群服务阵地256个。深挖社区、小区、物业配套用房等闲置场地,盘活改造国有资产各行业便民服务场所连续3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党建氛围浓、场地空间好、设施配套全、文化特色鲜”提档升级标准,优化改造党群阵地55个,实现阵地“小而精、微而全”,构筑形成“量体裁衣”各具特色”“相互搭台的党群服务红色矩阵突出示范引领,常态化开展镇街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横向交流、互学互鉴活动,赴上海、苏州等先发地区实地观摩党群阵地建设典型案例,先后打造出网红街区海卉花市“使者”党群驿站合肥化工机械厂旧址香樟雅苑1958党群服务中心、青阳路红色口述史馆等一批“理念新颖、模式创新、效能突出”的特色党群阵地,获评全市“最具人气的党群服务中心”称号。

聚焦服务供给,构筑全民共享亲民型阵地矩阵。“办公场所最小化、为民服务最优化”理念贯穿于全域党群服务综合体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党建、政务、群团、社会等各类服务资源和力量,合理布局涵盖医疗、养老、就餐、舞蹈、阅读、绘画、科普、健身、创业等15种全场景、全龄段、一站式居民活动区域。结合工会驿站、志愿服务岗建设,因地制宜配置书籍报刊、应急充电、应急药品、爱心雨具、休息座椅等18种便民设施,为来访群众、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的温馨照护瞄准解决“供需”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需求,实施阵地事项“订单式”服务机制,开辟特殊服务专区,推行“您请坐、我来办”暖心模式,持续抓好普惠型、基础性、兜底型民生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各级党群服务阵地累计开展“五彩假日课堂”“暑期托育”等群众性活动8500余场、吸纳参与群众21.1万人次,有效推动党群阵地从“物理覆盖”“基础服务”向“功能提升”“优质服务”跃升。

聚焦延伸赋能,构筑“全效提升”功能型阵地矩阵。坚持党阵地“姓党”根本原则科学设置党员教育功能性空间定期优质、鲜活、生动的党员教育资源“打包”进阵地让党员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破除传统固定站点局限,发挥各级党群阵地前移作用将协商议事平台从会议室搬到庭院里、街巷中、广场上,广泛组建“周末议事厅”“小巷议事会”“小区恳谈会”等群众议事“流动阵地”,引导群众担任基层治理的“主角”“判官”。持续推进工作力量下沉一线,变“坐班员”为“跑腿员”,推行“小巷马扎书记”工作制,定期召开“党群交心会”“民情征集会”,在与群众“家长里短”中收集治理小牢骚、生活真困难,延伸组建“皖安巡逻队”“老兵微家志愿服务队”等网格自治队伍,有力筑牢基层善治阵地。截至目前,累计设立各级协商议事平台369个,协商解决电梯加装、停车位规划、危房改造等民生“关键小事”1200余件,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5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