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蜀山经开区蜀麓苑社区党委通过打造多元空间、做实场景服务、做好项目运营三大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从“有”到“优”、从“广”到“精”,持续书写更有温度、更富活力、更贴民心的基层治理篇章。
空间多元化,让党群阵地“更暖心”。社区党委聚焦党群阵地的凝聚作用,整合辖区资源,打造3300平方米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以自主管理、市场参与、联合运营三种模式,构建全龄段、全场景服务空间。社区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居民服务需求,合理设置小剧场、市民教育室、儿童之家等8类功能室并自主管理,月均开展公益课程60余课时,服务居民超1200人;建成社区级“悦书房+AI学习室”,藏书2万余册,月借阅量突破1500册。链接市场资源,引入一派咖啡等市场化单位,通过“空间+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形成可持续运营机制,进一步增强党群服务中心活力;整合社会资源,开展联合运营。联合巢湖益仁等社会组织,开设咖啡公益、零碳社趣等12个特色项目,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并引进愿望live青年夜校等公益项目,丰富社区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居民参与感和幸福感。
服务场景化,让民生保障“更贴心”。创新“红色合伙人”机制,建立“党建+红色合伙人+志愿服务”模式,系统整合辖区资源,打造便民食堂、咖啡公益等6大功能板块。打造民生幸福“加油站”。社区便民食堂推出惠民餐标,月均服务居民、学生超6000人次,满意度达98%。针对新就业群体,设立全市首个“小哥餐厅”,提供10元套餐、延时就餐和上门送餐等暖心服务,累计惠及小哥和骑手3000余人次,切实解决了新就业群体的就餐难题。同时,实施党群中心“全时段+错峰延时”服务模式,将开放时间从早8点延长至晚9点,打造13小时不间断服务窗口,并开设“一麓春山”深夜自习室,服务自习、备考人员1300余人次。延时服务使晚6点至9点阵地使用率提升60%,切实满足居民学习、提升、娱乐需求。
运营项目化,让社区治理“更连心”。打造“一麓生花”党建服务品牌矩阵,推出青年发展友好行动等5大专项行动,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服务体系。开设“家门口的烟火气”等8个特色项目,累计开展“邻里节”“新质愿望角”等活动20余场次,参与居民突破1500余人次,进一步丰富了青年群体的文化生活。聚焦女性就业需求,开设“女性赋能工作坊”,通过收纳整理、短视频运营等实用课程,帮助87名全职妈妈掌握新技能,实现灵活就业。通过资源链接,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点开设的“共享妈妈”互助托管班、小区普惠托育园等惠民措施,切实解决群众需求,获得广泛认可和点赞。构建“党建+夜校”新模式,联合愿望live青年夜校等单位开发“愿望LIVE”课程体系,青年夜校开设短视频制作等12门课程,三个月培训学员6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