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轩社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成立于2015年5月,总面积约1.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2万余户、4.3万余人,社区集央企、住宅、学校、市政道路为一体。在城市的版图中,超大社区宛如一座微缩城市,承载着数万居民的生活梦想。然而,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治理难题也接踵而至,社区面临人口结构复杂、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需求多样等现实难题。如何在这片广阔的社区土地上,实现和谐有序的治理,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基层治理难题。学林轩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议事协商为纽带,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书写着超大社区治理的生动篇章。
党建引领:点亮社区治理“灯塔”
走进学林轩社区,“红色元素”随处可见。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让党的声音在社区“声声入耳”,党的工作在社区“步步深入”。
面对融侨天骏小区消防通道改造工程中的协调难题,小区党组织主动出击,组织党员骨干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倾听居民诉求,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建立党员先锋岗,让党员在改造现场亮身份、作表率,带头支持消防通道改造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居民们从最初的观望、质疑,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支持配合,让小区消防通道改造得以顺利推进。曾经狭窄破损道路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居民们纷纷感慨:“我们的家园旧貌换新颜,生活更有盼头了!”
协商议事:共筑社区治理“同心桥”
做好社区治理,需要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学林轩社区积极搭建议事协商平台,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在小区党群活动中心,“周末议事厅”成为居民们畅所欲言的好去处。在这里,几张桌椅,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围绕社区建设、环境卫生、物业服务等热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共商对策。
“小区里的健身设施老化损坏,居民们锻炼很不方便,能不能尽快更新一下?”在一次“周末议事厅”活动中,居民王大爷提出了自己的诉求。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将这一问题记录下来,并组织相关部门、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代表进行议事协商。经过多方讨论,最终确定了健身设施更新方案,并积极争取到上级部门支持,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协助设施更新及后续维护管理。短短一个月后,崭新的健身器材便在小区内安装到位,居民们在闲暇时光尽情享受健身乐趣。
共建共治:汇聚社区治理“新合力”
社区治理,单靠一方力量远远不够。学林轩社区积极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形成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社会组织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学林轩社区积极培育和引进各类社会组织,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为解决老年居民吃饭难题,社区党委积极落实老年食堂建设工作,让老年居民吃得放心、吃得省心、吃得健康。在青少年教育方面,联合社会组织开展课外辅导、兴趣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此外,社区还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吸引了众多热心居民加入。志愿者们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关爱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一次社区环境整治行动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社会组织的志愿者、社区居民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大家分工协作,清理楼道杂物,铲除小广告,修剪绿化带……经过一天的辛苦劳动,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李女士高兴地说:“看到这么多人一起为改善社区环境努力,我心里特别感动。以后我也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党建引领,让社区治理有了“主心骨”;议事协商,让社区治理有了“金钥匙”;共建共治,让社区治理有了“新活力”。在学林轩社区,社区治理不再是难题,而是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画卷。未来,学林轩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让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