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蜀山区井岗镇以身边榜样、身边好人为典型,深入挖掘与培育“好人文化”这一核心文化元素,凝聚“好人力量”,加强“好人队伍”建设,推动“好人精神”落地生根,“好人效应”良性循环,“好人文化”浸润人心,有效激活辖区治理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软实力。
立榜样,构筑“好人文化”精神坐标。井岗镇将本土涌现的道德模范与凡人善举提炼为核心文化元素,使其成为破解治理难题、凝聚社区共识、激发自治活力的“金钥匙”,构建起以“身边榜样”为核心的文化赋能基层治理体系。坚持“从群众中来”,深入挖掘居住于社区、工作在身边的道德榜样,如三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妻子的中国好人汪传道,几十年捐资助学的中国好人黄先明、葛惠珍夫妇等,这些可触可感的身边人物及其真实故事,构成了井岗镇“好人文化”最鲜活的源泉。井岗镇建成全市首个社区级好人馆,集中展示各级好人事迹,吸引近千人参观学习。并巧妙利用公共空间,设置好人宣传栏,打造好人主题墙、好人长廊等,使好人事迹“抬眼可见、驻足可学”。创新运用“口口相传”“讲故事”“话家常”等亲切形式进行宣讲。组织好人模范深入校园、社区、单位,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亲身经历,将道德理念转化为有温度、有细节的叙事。通过打造“好人课堂”“老党员讲授微党课”等平台,让榜样故事持续流淌,深入人心。
创机制,赋能基层治理实践路径。井岗镇探索推广“积分合伙人”工作法,将志愿服务、矛盾调解、参与议事等善行量化为积分,建立“善行-存分-兑换-再行善”闭环机制。目前4689名“美善志愿者”注册,推出“美邻跑团”等多个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活动百余次,服务超5200人次,兑换积分超4万分,孵化21支居民自治团队。推出“睦老解忧”涉老纠纷化解品牌,吸纳“四员一律”、居民党员等群体,在各社区形成好人调解队、“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等纠纷调解队伍,同时积极发动低龄健康老人担任“睦老调解员”。依托好人调解室、“法治诊所”等平台,积极开展“上门问诊”。井岗镇聚力多元主体构建协同共治网络,充分发挥好人带头示范作用,147名红色小管家履职上岗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组织2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成立“蜂火轮”志愿服务队,通过随手拍、随时报,向社区反馈隐患线索20余条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社会组织职业优势,助力小区治理。整合驻地单位资源成立“幸福十里庙”等志愿服务联盟,链接资源服务,激发治理活力。
谋长效,释放“好人文化”治理效能。井岗镇着力深化好人文化内涵、拓展外延、强化协同。将“睦邻友善、尽责奉献、共建共享”系统提炼成“好人精神”内核并加强传播,放大“好人文化”效应。持续以“好人故事”为主题,挖掘素材,摄制党员教育电视片,以中国好人黄先明、葛惠珍为原型拍摄电教片《像阳光一样》。将“积分制”嵌入基层治理之中,各社区将进一步运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红色物业+红色小管家”小区自治管理模式,积极推广积分制,用积分制激活居民自治活力,起到“1+1>2”的效果。并进一步拓展积分应用场景,探索与辖区商家合作提供更多消费折扣、技能培训等服务。推动镇域好人场馆资源联动共享,构建全域协同治理生态。下一步将继续谋划“德善文化示范带”打造,精准匹配服务需求,实现好人文化赋能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