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城市党建
南七街道:“四个聚焦”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全链条
发布时间:2025-03-25 信息来源:南七街道

聚焦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分别成立直播、快递、外卖行业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_副本.jpg

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新方式,以“四个聚焦”强化“引、管、育、用”全链条,助力流动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

聚焦流入流出,全面摸清底数。联动多方力量,开展立体式、全覆盖排查。支部拉网摸排。依托红色小管家走访、支部班子成员联系,采取微信找、网格比、入户查、电话访等方式开展“地毯式”排查,累计推动230名流动党员登记入库。信息比对摸排。运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子系统,明确12名专职人员联系核实,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服务阵地摸排。依托馨怡家园等五大党群服务中心和“使者”“楼上楼下”10处党群驿站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站15处,在重点商圈楼宇等显著位置张贴“码上回家”二维码10张,累计接收登记信息52条次。用人单位摸排。发动非公党组织书记、非公党建指导员等“熟人”优势,对企业、楼栋流入人员进行摸排,实现非公流动党员纳管51人,鼓励党员“手拉手”报到,摸排“隐形党员”“口袋党员”3人。

聚焦主体实体,推动精准纳管。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元化管理模式,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跟进到哪里。建立流动支部。按照有利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有利于发挥流动党员作用原则,于今年2月分别成立直播、快递、外卖行业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让流动党员在南七“安家”。推行双向共管。主动与淮北市烈山区沟通对接,于去年10月,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成功签订双向共管协议,明确双方教育管理、服务保障、引导发挥作用等具体责任,先后开展学习交流、图书赠送等活动2期。实行社区托底。街道社区主动靠上去想办法、做工作,结合合肥市流动党员“安家计划”工作研究制定街道《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就业群体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7项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成效。

聚焦线上线下,实现多维赋能。坚持“线上+线下”“个人学+集体学”相结合,拓展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维度。线上“云”教学。组建流动党员学习交流群8个先后推送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等平台“云资源”21次推出“码上学习”专栏,一键链接“安徽党员大课堂”,做到随时随地上党课。线下集中学。将流动党员就近就便编入街属各小区或楼宇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此外,先后邀请党校老师、组织街道“红板凳”宣讲团成员等开展党的创新理论集中学习宣讲活动5场重点帮助学。建立关心关爱机制,依托党群驿站打造流动党员之家发放党员徽章、学习书籍等“专属学习包”,设立新就业群体权益维护站,先后办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10余起,面向流动党员群体重点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以及各类技能培训13场

聚焦他乡家乡,引导发挥作用。引导流动党员在流入地、流出地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共同参与基层社会发开展志愿服务。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先后聚焦公益服务、平安建设等群众身边事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超过130名流动党员参与其中同时灵活运用“协商议事会”,22名流动党员在社区管理、基层治理等事项上建言献策。组建服务团队。聚焦新就业群体,组建“花漾”骑手团、“大放E彩”直播团、“新火先锋”服务队先后开展城市治理“随手拍”、共享单车“随手整”、安全隐患“随手报”等“微治理”活动60余起。实行积分管理。依托党群驿站设置积分兑换点,建立问题发现、集中处理、结果反馈、积分激励全流程管理机制,同时注重挖掘、培树优秀流动党员典型,择优纳入“两优一先”等各类评先评优,加大激励表彰力度,不断增强流动党员荣誉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