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坚持把加强选调生培养管理作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后备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三个结合”,不断健全选调生“成长链”,努力锻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能干事、干成事的选调生队伍。
坚持系统训练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将选调生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整体规划,结合选调生成长需要和岗位特性,开展针对性培训。重点围绕党的基本理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基层治理、公文写作、调查研究、应急处突等内容,举办专题培训班及以选调生为主的相关培训11期,确保每人每年脱岗培训不少于12天。常态化开展青苗课堂、“蜀雁知行”活动,通过即兴演讲、赴外地调研学习等途经帮助选调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将一线锤炼作为选调生了解基层、深入群众、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为选调生多岗位锻炼、多渠道提升搭建平台。结合各村产业特点、用人需求等实际情况,采用“个人自荐、村情介绍、双向互选”形式,推动选调生与岗位供需匹配、精准对接。安排选调生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信访维稳、征迁安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抗压淬炼,切实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近三年来,选调生累计走访群众近9000户,帮助解决就业培训、政策咨询、帮办救助等实事173件。
坚持关怀激励和从严管理相结合。建立“4+1”结对帮带和谈心谈话机制,通过思想上帮、业务上教,引导帮助选调生练臂膀、壮筋骨。由1名区级领导、1名乡镇班子成员、1名村党组织书记、1名业务骨干帮带1名选调生,帮助选调生熟悉情况、适应岗位,先后配备帮带导师57名。由组织部门牵头,选调单位、镇、村参加,每半年开展一次“乡村月话”座谈活动,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工作热情。近3年累计开展谈心谈话129人次,帮助协调解决诉求37件。制定《选调生驻村锻炼工作任务清单》,多角度掌握选调生驻村工作情况,按期开展年度考核及任期考核。从严执行在村签到、请示报告、工作纪实、请销假等制度,不定期进行抽查暗访,听取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群众代表综合评价,采用“个人述职、民主评议、个别谈话”的方式,将选调生开展国情调研和撰写报告情况,特别是实际在村工作时间和履职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确保选调生期满考核工作精准精细,考准考实。
坚持跟踪培育和选拔任用相结合。建立选调生队伍成长信息库,全方位记录选调生日常表现、参加重点工作情况、考核等次等,持续加强横向交流和跟踪培养。定期开展选调生国情调研成果汇报“大比武”,采用“汇报演示+评委打分”的形式,以“讲驻村故事、亮工作实绩、比担当作为”为主要内容,谈心得、讲做法、话成长、提建议,推动选调生互学互鉴。发挥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的优势,建立选调生信息员队伍,鼓励撰写时评文章、学习心得,有效提升选调生观察分析能力、总结写作能力,今年以来共收集相关稿件30余篇,多次被中央及省市媒体采用。持续加大选调生培养使用力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群众反响好、发展潜力大的选调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纳入年轻干部储备库,对于历练扎实、条件成熟的选调生,破除论资排辈思想,大胆提拔使用。搭建高层次锻炼平台,通过“加凳子”挂职等方式,让选调生在重要的岗位上接受实践培养,打造复合型人才。近三年来共选派挂任乡(镇)长助理19人,共提拔使用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