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建综合
稻香村街道:架党群“连心桥” 铺居民“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4-08-06 信息来源:稻香村街道

微信图片_20240806112018.jpg

2019年3月,稻香村街道举办了第一期“周末议事厅”活动,5年来,辖区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听你说、看我做、勤协商、共治理”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稻香村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作用,以周末错时服务群众的方式,在社区建立了小区居民议事协商长效机制,为居民排忧解难。

居民所需所盼落地切实解决辖区居民关注问题

社区“搭台”,居民“唱戏”。“周末议事厅”是街道社区在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工作中,搭建的基层党组织与居民群众面对面沟通协调的平台。

“周末议事厅”一经成立,就解决了一个困扰辖区居民的老大难问题。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辖区内有一座建于2002年的独栋商住楼——粮站宿舍,其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共有34户居民。因7户居民从2004年起先后在二楼、三楼的公共平台搭建约180平方米的违法建设,一直未达到燃气施工条件,粮站宿舍也因此成为社区唯一一栋未通燃气的住宅楼,居民常年使用液化气罐,生活存在诸多不便。

2019年3月20日,“周末议事厅”成立后,社区党委把粮站宿舍安装燃气作为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先后4次召集7户违法搭建的居民和小区的楼栋长、老党员、居民代表召开协商会议,从最初各方存在严重分歧和意见冲突,到情绪缓和,再到同意拆除违法建设,最终协商一致。

一个月后,小区业主冒雨自拆。仅用两天时间所有违法建设全部拆除,粮站宿舍燃气安装项目实质推进。当年8月30日,小区举行燃气开通点火仪式,至此,该楼居民告别了使用十多年的液化气罐,用上了安全清洁的天然气。

解决小区治理之困始于居民之需,用于居民之需

稻香村街道作为老城区街道,现有住宅小区48个,辖区老旧小区较多、人口聚集度较高、人员构成复杂。多数住宅小区存在基础设施配备不健全、物业管理不规范、活动场所缺乏、停车位不足等“有形问题”。另外,小区居民自治力量薄弱,同时存在居民反映问题渠道不固定、议事零散、结果执行不佳等“无形问题”。

基于此,自2019年起,稻香村街道探索设立“周末议事厅”,努力朝着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的方向迈进。街道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站、物业用房等阵地,在方便居民参与的“家门口”设立“周末议事厅”。此外,利用周末时间,召集议事委员会着力解决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矛盾纠纷、社会风尚等小区共性问题。

“周末议事厅”一周一次,固定每周六下午召开,一次约两小时,通过收集意见、确认议题、组织协商、方案实施、结果反馈五个环节规范化解决问题。每次会议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先广开言路面对面征求意见,再针对上一次收集的意见建议,确定议题,一对一议事协商,坚持有议有决。通过集中民智解民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事、民议、民决”。

多方合力无一环疏漏何以凝心聚力全“好评”

煤场路项目是当年合肥市大建设项目之一。当初规划设计时,蜀山区住建局实地走访,就是否需要在煤场路北侧开设道口一事与轴承新村南区的产权单位合肥轴承总厂进行了沟通,基于种种原因,最终决定不开设道口。

当年10月,周末议事厅在小区收集意见过程中,群众对煤场路一侧新增道口一事反映强烈,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将轴承新村南区增设消防道口纳入协商议事,并主动作为,积极向市政务中心、市自规局、市住建局、交警支队等多部门进行申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轴承新村南区增设道口如期施工,这颗悬在轴承新村南区居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2019年3月份至今,街道辖区共设立“周末议事厅”29个,小区覆盖率达100%,举行活动1036期,组织协商484次,解决问题153个。“周末议事厅”和辖区居民的关系是“双向奔赴”。居民有事相商,社区重视诉求,积极开展会商,各方协同发力,推动问题解决。环环相扣间,是辖区每一方力量对一件件小事的重视,亦是每一个居民对“小我”与“大家”的深刻把握。

党建领航小区治理多品牌合力共抓社区建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层单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居民幸福感满意度高不高,从小区面貌一眼就能看到。在“周末议事厅”等多个社区治理品牌的引领下,稻香村街道焕发出新活力。居民笑脸多了,小区环境好了,邻里氛围融洽了,大家精神面貌也更积极了。

近年来,稻香村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搭建好“周末议事厅”“妇女议事会”“法官团说事”等平台,以其为抓手,通过“建好组织”抓党建、“搭好平台”抓治理、“协调各方”抓统筹、“凝聚合力”抓服务、“树好榜样”抓提升,定期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等工作。

街道通过品牌建设,开展党建活动。稻香村街道通过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吸纳辖区单位参与街道决策议事,使街道发展变“个别参加”为“广泛参与”,变“形式单一”为“丰富多彩”,真正将街道营造成一个各方联合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基层事务的处理中,街道既关注解决共性问题,又重视解决个性问题,社区党委“调解器”和“减压阀”作用充分发挥,真正做到听民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在街道、社区共同的努力下,稻香村街道在汇集民意、协商议事、矛盾调解、公共利益保护及服务居民等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如今,上述工作已达到较全面覆盖、有效参与、及时处置、积极回应以及紧密服务,为打造和谐社区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基层治理的前哨站,以“小阵地”撬动“大治理”,街道取得了工作实效,彰显了稻香特色,为建设和谐稻香、幸福社区、“五好”小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这个坐落在蜀山区老城区的街道,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洪流中精准把握民心之所向、民生之所需,是其必修课、常修课、精修课,是永不落幕的终身课题。孙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