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锋资讯
蜀山区:办好“微实事” 撬动“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1-09-06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近日

《中国商报网》聚焦

蜀山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全文如下

↓↓↓

 

  高龄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怎么办?小区公共设施损坏如何第一时间修缮?家里电器“老毛病”又犯了去哪修?在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区,社区大党委发动辖区党员、群众、志愿者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通过办好“微实事”撬动“大民生”,这些问题都能在社区找到让群众满意的答案。

 

  大党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北苑村社区位于老城区琥珀山庄内,该小区建于20世纪80-90年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社区辖区共有楼栋80栋,住户2900多户,常住人口近8000人,以老年人居多。由于琥珀山庄建设较早,经过时间的洗礼,和许多老旧小区类似,硬件设施各方面的问题和弊端逐渐呈现出来,有些影响了群众生活。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北苑村社区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解决开放式小区无人管理、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等治理难题,通过大党委辐射作用,带动辖区党员、群众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

 

1629966821928031755.jpg

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组建居民志愿者团队解难题

 

  社区梳理发现,群众关注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高龄空巢老人“老无所依”、小区公共设施老化等方面。为此,社区组建北苑村爱心观察团和北苑村社区安居巡逻队两支队伍,发挥退休党员、热心群众的作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据介绍,北苑村爱心观察团是社区最先成立的志愿者团队,全部由退休党员和热心居民组成。他们每月定期开展特殊老人走访,今年已经是第五年,队伍最初有5人,最多时有27人,因年邻较大11人先后“退休”,目前团队共有16人。他们从一开始走访辖区高龄、空巢、失独、残疾老人,慢慢地到搜集更多老人的信息,纳入到探访对象中,并及时与社区对接,分类处置,形成闭环管理,解决这些老人的难事、急事,让服务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1629967082634080785.jpg

维修小区下水管

 

  开放小区的管理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在社区和社会组织的推动下成立了北苑村社区安居巡逻队。巡逻队员每周步巡辖区,哪家垃圾乱堆放,哪里的公共设施损坏了,哪栋楼的下水管道堵住、污水横流,都逃不过志愿者的眼睛。他们带着笔和本子走街串巷,记录着居民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前段时间,琥珀山庄54栋管网堵塞问题就是通过居民反映,志愿者写单,社区接单,召集单元楼栋业主共同商讨,由业主共同出资改造解决的,也是通过社区党委牵头,居民自主协商议事,解决问题,办好实事的生动案例。

 

  党委吹哨多方行动办好“微实事”

 

  基层治理离不开大众的参与,尤其是经历了抗击疫情、防汛防涝之后,北苑村社区辖区单位、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螺丝钉小分队就是2020年疫情期间由辖区单位在职党员、大学生志愿者、热心居民和退休党员组建的应急小分队,专门处理辖区突发状况,防疫防汛、抗洪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哪里有事哪里钉。

 

  社区推动形成了“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协商议事、共治共享”的居民小区治理模式,通过社区党委“吹哨”、单位居民主动报到的方式,在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上用心用力,办好一件件的“民生大事”。

 

1629966980393099285.jpg

免费为老人理发

 

  北苑村社区辖区老人偏多,60岁以上老人共计1168人,80岁以上老人有419人,一些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很难照顾到老人。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社区党委联合蜀山区民生社工服务社共同组建“张叔叔便民服务队”,定期邀请安徽医科大学的志愿者们前来社区广场,为老人家做基本的健康检查;同时每周三为社区固定的“爱心理发日”,由爱心理发师为辖区老人理发;老人平时不舍得扔的旧东西坏了,便民队的维修师傅会过来修补,大到家电、钟表、纱窗,小到锅碗瓢盆、衣服,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

 

1629967024953031116.jpg

免费为老人做健康检查

 

  办好“微实事”,撬动“大民生”。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气,将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延伸到末梢神经,不断增强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