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城市党建
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遍地开花
发布时间:2021-06-07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2021060717415758_8EU16htx.png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结合实际,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党史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

丰富载体建平台 组织建设更“贴心”

竹荫里社区以“微课堂”为载体,采取“小人物传递大能量,接地气;小故事演绎大道理,诉真情;小课堂发挥大作用,引共鸣”的方式,鼓励大家走上宣讲台担任主讲人,“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员”,打破传统党课的固定模式,让听众在短时间内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让党史学习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分享先进典型事迹、交流学习体会等方式,将学习收获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辖区党员在生活与工作中争做敢于担当的先进、恪尽职守的模范、破解难题的尖兵,使“小课堂”发挥“大作用”。

多样形式接地气,理论学习更“走心”

为创新教育载体,社区针对青少年以“回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组织了“童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画展,参与创作的青少年们用以童心、童笔、童画、童眼的独特角度,通过手工、绘画、综合制作等美术创作形式,创作了一批童心向党的红色艺术作品,用以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和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同时,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红色影片《悬崖之上》。电影剧情跌宕起伏,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战争中将自己的生命立于“悬崖”之上,与敌人开展殊死搏斗的英勇事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为建立新中国而奉献牺牲的伟大精神。观看的过程中,大家聚精会神,若有所思并不时相互交流,现场气氛严肃而又认真。“纪录片一段段故事,一幕幕画面,一件件事例栩栩如生,是广大党员锤炼精神品质的‘活教材’,感受到的是敬业忠信和务实奉献的精神,在‘百炼成钢’中描绘着时代的‘最美’。” 社区青年党员张外利有感而发。

学史力行办实事 为民服务心”

“我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区干部,他们不但救了我一命,还在我住院期间为我忙前忙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我在晚年还能有依靠,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近日,在医院住了十多天的孤寡老人周盛敏被竹荫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妥善安置到了养老院。

76岁的周盛敏是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的“三无”老年人,同时患有精神疾病,是最困难、自救能力最差的社会群体。近日,周盛敏因脚步囊肿,疼痛难忍,不能行走。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周盛敏向所在的竹荫里社区党委书记孟霞求助。孟霞接到求助后,立即带领两名社区工作人员迅速把她送进医院,办理入院手续接受治疗。在周盛敏住院治疗期间,社区干部经常去医院看望,同病房的病友发出感叹:“你们真是太好了,我想自己的儿女也不过如此……”治疗结束后,由于老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并将老人联系了地方养老院进行照料。

竹荫里社区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收集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制定“问题清单”,坚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截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15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8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