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非公党建
西园街道:建立新机制 奏响主旋律 构建“全域党建”工作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8-28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图1.jpg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辖区内非公党组织作用。近期,蜀山区西园街道召开“大工委”党建工作推进会,听取《西园街道“为民直达车”全域党建实施方案》起草情况和创投项目编制情况报告,讨论研究相关事项。通过深化与非公企业的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积极探索街道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水平。

建立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结合街道实际,成立“1+6+X”的组织架构(街道党工委、6个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沟通协商确定开展联建共建的具体目标,推动区域党组织联建共建工作从临时性、随机性转变为经常性、长效性。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大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讨论和研究区域内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党的建设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成员单位资源优势,通过属地化管理、平台化运作,整合辖区内各种组织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团结凝聚广大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建共享,使党的建设和街道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建立完善双向服务工作机制。坚持非公党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认领微心愿的“双认领”做法,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从基本任务、选择性任务和特殊任务等方面,构建双向认领机制,拓展服务体系,邀请各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区域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服务为先,积极回应驻区单位党组织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主动帮助非公企业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积极为非公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区域性党建资源。

积极探索实在管用的共建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搭建切实可行的工作载体,让辖企携起手来,把各项资源“联起来”,让党员干部“动起来”,使工作力量“合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文明创建志愿队、治安联防互助会、治安巡逻队等,开展“文明创建有你有我”“点亮微心愿,情系千万家”、扶贫帮困“春雨行动”等实践活动,不断挖掘内生动力,吸引外围合力,搭建辖区单位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平台,以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的双促,实现服务辖区单位和党员群众的双赢,推动街道党建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