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锋资讯
五里墩街道青阳路社区党委:“361工作法” 探索党建引领居民小区共治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7-07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为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提高城市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推进党建领航基层治理创新,青阳路社区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以社区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小区党支部、小区居民议事会、热心居民和群团组织作用,以建设“党建引领好、群众自治好、各方协同好、为民服务号、社会风尚好”居民小区为目标,打造“361工作法”探索党建引领居民小区共治新模式。

微信图片_20200707093503.jpg

“361工作法”即“3种做法”

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搭台,让居民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突出“带”的方式,青阳路社区管辖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6578户11869人。辖区有16个住宅小区,居民小区是社会运行的基石和社会治理第一线,社区党委通过网格人才摸底登记,挖掘出103名热心党员、文艺达人、法律精英等居民带头人,并推选他们担任小区楼栋长和各类志愿服务队长。在开展活动时紧贴关键节点、时事热点,加强互动,凝聚群团智慧力量,服务辖区群众。4月22日下午,家家景园一期小区开展“居民建言献策,共建‘五好’小区”活动。围绕“五好”小区建设建言献策,社区居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13条针对小区治理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在“组织建到小区、力量聚到小区、资源沉到小区、自治落到小区、服务送到小区”的社区建设模式下,抓住社区居民的“闪光点”,破解社区治理难题,通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街居党组织引领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依靠群众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壮大社区治理力量,让更多居民建言献策,有助于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社区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增强社区居民的集体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各小区议事会,把群众自治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走访调研、挖掘能人,吸引居民“带头人”走出家门。利用“带”的形式,社区通过开展“居民建言献策,共建’五好‘小区活动,在家家景园小区征集12条具有建设性意见,充分发挥居民的群众智慧,为“五好”小区建设加油助力。在小区治理过程中,党员纷纷举旗响应,带头遵守居民公约;社区团总支号召团员青年,自觉在小区应急巡逻;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负责人发出倡议,自愿为辖区高龄孤寡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志愿服务。辖区各类志愿团体借助网站、公众号、在线视频等方式宣传权威时事动态,舆情引导,传播正能量。社区搭建小区居民议事委员会的平台,针对小区垃圾分类站的选址、牵绳遛狗等问题“群策群议”,社区党委利用党支部书记组织召开议事会的形式商讨出解决方案,引导居民有序参与协商议事、矛盾调解、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多种服务。在法治的框架内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解决家门口的问题,共同提升家园品质。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让居民自主发现,协商解决。发挥“带”的成效,充分调动居民的主观能动性,组建服务型功能团队,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推进,充分发挥社区领袖人物的“领头雁”作用,增进团结协作,引领小区居民凝心聚力共同治理好小区。自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小区建设以来,到目前为止,共围绕居民关切的“停车位设置、卫生环境整治、电信小区电缆电线进行架高”等12个问题召开居民议事会15次,通过各方努力,已解决家家景园一期志愿服务广场休闲木凳修理等8个问题,4个问题正在解决推进当中。

微信图片_202007070935031.jpg

“6个载体”即一支红色管家团队:家家景园小区物业团队转变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提升服务品质,把工作做实做细,针对小区管理的疑难杂症,通过议事会的形式集思广益,小区内现有960户居民,结合文明小区创建标准,为杜绝电动车“飞线”充电问题,现物业主动对接充电桩厂家,选址安装智能充电桩,彻底解决四个电动车停车库停放饱和,车辆“飞线”充电问题,居民拍手称赞。一批志愿者:社区成立了以辖区单位党员、离退休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社工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便民利民、活跃文化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健全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度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社区现有注册志愿者180人,全年共开展志愿服务63场次,社区党委定期为志愿者进行表彰,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一座邻里友好广场:社区党委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打造,通过“亮身份、建阵地、壮队伍、提服务”,在家家景园小区建设邻里友好广场,彰显睦邻的特色,激发睦邻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500米”。以“红色党建、康居为民”为核心,力求把志愿者力量打造成为社区党委的助力,使之即发挥服务功能,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一种文化氛围:青阳路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孝”本身意义出发,所包含的尊老、敬老、养老,以及爱人、爱家、爱国,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在因素。社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开展一系列以“孝”文化为中心的尊老敬老等活动10场次,对儿童进行父母喜好的小测试、对忙碌的中年人呼吁“常回家看看”,坚持“孝文化”主题,弘扬孝道,充分发挥青阳路社区的品牌效应。一间睦邻驿站:社区建立功能完善的“五社联动”服务平台,强化“便民服务站”建设,推行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党建、卫生健康、文化、司法调解、社会事务等多项内容的便民服务。引入社会组织,专职社工进驻,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点”、“居民议事点”,使其成为社区收集信息的中转站,方便居民群众办事、反映问题。在居民惠客厅里,社区调解员正在帮助解决5栋三楼和四楼的漏水事宜,争执了小半个月的矛盾在一个小时后化解,社区积极建议解决方案,邻居握手言和。睦邻驿站里,这样的微调解数不胜数,社区党委强调“邻里关爱,守望相助”,倡导邻里相识、相知、相助、相亲的社会新风尚。一面“传承墙”:以家家景园小区家风家训传承墙为展示平台,用身边的好婆媳、好邻里、好榜样事例教育身边人。

微信图片_202007070935032.jpg

“1个目标”即强化睦邻意识,共建“五好”小区,拓展参与渠道,找准有力抓手,有效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因青阳路社区为村改居社区,下辖11个居民组,各居民组长在小区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党委听取民主意见建议,进一步深化睦邻党建品牌,完善“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开展“我家小区我来治理”创评试点工作。社区率先在回迁小区家家景园一期组建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居民组长积极推动的居民小区议事委员会,健全完善意见征集、议题确定、问题解决、信息沟通、情况反馈等工作机制。利用物业二楼会议室设立“居民议事厅”,小区党支部成员、党小组长、居民组长、楼栋长、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片警、物业负责人等19人组成居民议事会,协商解决公共事务、公共服务、政策咨询、矛盾纠纷等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首次会议并商讨了小区公共收益资金使用的大致范围和程序、休闲广场的凳子维修、充电桩设置位置、电动车统一停放管理、健康小屋的运行等5个问题,经过公示无异后开始实施。通过这种接地气的议事方式,努力实现把问题发现在小区、把矛盾解决在小区、把和谐构建在小区,从而逐渐形成物业代管,居民自管的治理模式。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党支部联合居民议事会,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参与小区封闭管理、防控宣传、环境消杀,用居民自己的行为举止影响更多的居民,有效支持和促进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居民组长的提议下,青阳路社区在家家景园一期小区内通过发放200张睦邻连心卡片的方式,倡导居民睦邻友好相处,促进邻里和谐共处。

3+6+1=10,寓意“用我们的十分努力,换取群众的满分幸福”。青阳路社区以“361工作法”为抓手,始终坚持党组织的核心领导,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小区党支部组织力和政治功能,直接担负起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组织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小区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主心骨”,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小区治理各方面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