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多了一个身份!”五里墩街道退休职工陶文驹笑着说。今年71岁的陶老是原五里墩街道司法所所长,退休后的他一刻也没闲着,当起了派出所人民调解员,忙的不亦乐乎。这次听说五里墩街道要推选选民代表,团安村社区第一个推荐了我,并通过严格筛选,审查公示,最终确定。“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要当好人民的代表,不负组织的期望。”
据悉,五里墩街道通过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推荐选出了100名选民代表,包含了辖区内的社区党委书记、社居委主任、小区党支部书记、驻地单位职工、优秀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优秀物业管理人员、选民(居民)代表及新市民代表(户籍不在本街道的常住人口或在街道辖区居住一年以上的外来人口)。颁发证书当天,街道还邀请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党校党建教授吴梅芳为新代表们传达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上好履职第一课。
建立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是促进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是街道层面的民主议事平台,也是街道人大工委的有效工作载体。
“五里墩街道辖区内有12万多名群众,其中包含近8万选民,仅有25名区级人大代表,很难保证人大代表与所有选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也很难保证将群众和选民的意见建议及时、有效传递到区政府和街道。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建立,为辖区居民拓宽了表达意愿的渠道,为民主决策提供依据,让“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五里墩街道负责人解释到。
据了解,代表们产生后,将以群众为中心,充分融入到街居工作中,收集好群众意见,为街道发展建言献策。一是“融合党建引领”,与小区党支部、与共治共建、网格管理、智慧社区相融合,特别是如何如何落实好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相融合,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二是“融合工作中心”,融合街道中心工作,在经济发展、旧城改造、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突出问题导向,真解决问题、真推进工作,解决好法治通达基层“最后一公里”。
“以往知道街道为居民做了不少事情,但有些项目不一定跟我们‘合拍’,不知道政府的钱都花到哪去了。现在通过这么一个方式,我们可以直接参与到街道的民生项目中,我感到很有自豪感。”一名选民代表说。
据五里墩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齐德介绍,将于6月中旬召开五里墩街道选民代表会议。会上,新当选的100名选民代表将代表辖区居民将听取街道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报告等,并对街道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会商、票选,以推进街道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