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社区党委,52个生活小区,2867名居民党员,4个小区党委,3个小区党总支,51个小区党支部,29个小区党组织书记由居民党员担任。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将党支部建在小区里,实现小区党支部全覆盖,把党组织的引领力,渗透到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中去,补位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好、群众自治好、各方协同好、为民服务好、文明风尚好的“五好”小区治理新模式。
小区“建支部”
“我们的创新其实还是来源于解决问题,”谈起小区党支部的建设,合作化南路社区安高城市天地小区党总支书记巫建霞如是说。2019年,稻香村街道在安高小区成立“周末议事厅”,通过居民自治协商,解决居民困难问题,为“五好”小区建设搭建平台。
2008年安高城市天地小区正式入住,12年来,小区的单元门的门禁系统逐渐老化无法使用,且很多维修零部件已停产,给小区居民进出造成不便。2019年12月,为破解这个老大难问题,在党支部的牵头下,利用小区周末议事厅,小区业主、物管公司等多方代表汇聚一堂,通过多次协商沟通,在今年4月完成小区21栋40个单元门禁更换,新的门禁系统搭载手机远程控制、人脸识别、原磁卡等3种开门方式,服务小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
党支部成立后,作为党支部的一名老党员,同时又是小区业主的张贵明老人,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过程,如今讲起小区自治的故事,他如数家珍,看着自家单元门上的新门禁系统,他感慨到“把党支部建在小区,让党员参与小区治理,针对居民的不同诉求,摸清大家对小区管理现状的意见,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党群“零距离”
小区党支部的建立,为“五好”小区建设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党支部开展工作需要阵地,合作化南路社区党委联合安高小区物业公司,把活动室利用起来,建立党支部活动室,这也是稻香村街道“五好”小区试点工作中设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活动室。
“我们多次与业委会、管理处还有居民代表沟通、协调,最后征得大家的同意和支持,采取一室多用的方式,提供给党支部使用。”党总支书记巫建霞介绍。党支部的活动室直接与巫建霞的办公室相连,小区居民有什么困难和问题,直接就能找到党支部党员寻求帮助,真正做到服务党群“零距离”。
“大事小事身边事,如果您需要党员的帮助,我就在您身边”。这不仅是巫建霞的心声,也是党支部每一位党员的共同声音。
服务“精细化”
小区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邻里关系为纽带,以议事活动为载体,开展居民自治活动,逐渐形成睦邻友好、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小区的建设和治理,仅靠我们支部的党员是不够的,必须紧紧团结和依靠小区每一位业主。”巫建霞表示。
截止到今年5月份,稻香村街道在辖区五个社区,52个小区共成立15个周末议事厅,作为居民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小区党支部成立后,以原有的周末议事厅为基础,广泛吸纳业委会党员、物业公司党员代表和热心公益的居民党员加入小区党支部,作为社区工作站站长的巫建霞担任小区党总支书记。将纷繁复杂小区事务,细分成四大类进行分类处理,即下公共事务类、公共服务类、政策咨询类、矛盾纠纷类,建立议事制度,确定议事决策流程,精准快捷的帮助小区居民解决身边困难,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2020年春节前夕,张贵明老人同十余位居民代表一起,来到合作化南路社区,给社区党员同志们拜早年。
谈起今后的工作,巫建霞信心十足地说:“小区将进一步落实蜀山区关于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的决策部署,创新治理‘3122’模式,为推动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前移作出表率和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