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城市党建
“党员见面工程”让社区成为党员依靠的“家”
发布时间:2020-04-09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自2019年5月开始,五里墩街道实施“党员见面工程”,从源头激活每一名党员“细胞”,切实密切了党群联系,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激发居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和热情,让“名单党员”思想意识由临时“托管”向“找到家”转变。

“四步走”——逐人交心把准脉

。“党员见面工程”重点是见面,通过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让居民党员感受组织关心,敞开心扉,从而了解党员内心真实想法。对于少数离开街道辖区,无法当面交流的党员,采取电话、微信访谈方式间接见面。截至10月31日,通过各支部书记预约党员见面、电话访谈和入户访谈等方式,共见面和访谈居民党员1487人,见面访谈覆盖率100%。

。落实区委《党内谈心谈话实施意见》,延伸谈心谈话范围覆盖全体居民党员。从强化党员义务和了解党员需求两个方面入手,拟定谈话提纲,对每一位居民党员进行深入访谈,主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以及工作、家庭、身体健康状况、志愿服务特长等基本情况,做好访谈记录。对思想状况需要重点关注及有特别服务需求的党员进行分类标记、单独建档。

。见面访谈时,对居民党员同步开展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党员对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态度、对党员身份的认同、对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义务的了解,以及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统计后发现96.63%的党员对党员身份具有荣誉感,78.65%的党员对当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满意;9.37%的党员对目前党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不满;部分党员希望党建工作加强组织纪律性。

。按支部整理分析见面访谈记录及调查问卷,充分运用好见面访谈工作成果。找到部分居民党员未能经常参加党员活动的原因主要有:工作就业时间冲突、照顾家庭、身体状况不好、不在辖区内居住等诸多主客观因素;找到部分党员需求:希望党组织能够在舒缓工作压力、解决生活困难、缓解家庭及人际关系紧张、子女及后代教育等方面提供帮助;找到了一批有觉悟、有能力、有条件为街道、社区服务的居民党员:如曾担任幼儿园园长的王慧清党员愿意讲授幼儿教育知识, 80后党员岳世俊是一位魔术师,愿意为社区文娱活动增色;东至县林业局退休党员雷姚生愿意为讲授园艺种植知识等等,这些党员都是党组织的宝贵资源,是基层党建工作有益助力者。

机制——创新管理强堡垒

建立网格党支部管理机制,让组织实起来。结合1+8网格试点工作,重新整合划分了31个网格党支部,55个楼栋党小组,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统筹,网格平台为依托,网格党支部为核心、楼栋党小组为先锋的运行机制。根据党员见面工程中摸排出的党员类型、服务需求,突出骨干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员需求和服务精准对接,强化网格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健全街道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建立特色组织生活机制,让队伍活起来。一方面,推动支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落实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星级评定制度,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居民党员管理。另一方面,根据各网格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策划开展年度“五个一百”服务、月度政治生日会、季度红色图书分享会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多彩,提升组织生活吸引力和党员参与率。建立督查保障机制,让管理严起来。抓好网格支部书记和社区组织员队伍建设,举办基层党建工作培训班,用情景教学方式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人员规范化履职能力,被市、区党务工作者培训选为示范课程。建立“三色清单”督查考核制度,分月度发放绿色任务提示单、季度对标发放黄色工作提醒单、半年通报红色弱项警示单,对基层党组织基础工作任务和常规管理进行季度检查,打牢管理和服务的基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今年以来,已发放三类清单共计112份。

两个提升——双向服务促发展

提升向心力,党组织服务有抓手。寓管理于联系之中,建立“三见面”制度,即组织关系转接必见面、组织生活必见面、发生重大事项必见面。针对丧失活动能力、体弱多病老党员上门见面。寓管理于关怀之中,建立结对联系困难党员制度,做到每一位生活困难党员都有一名“知心人”结对联系帮扶。对生病住院、生活困难的党员,走访慰问。利用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专门设立“生老病死”关爱项目、微心愿项目,从小处入手关心,让党员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激发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60周岁以上的老党员购买“银龄安康”意外保险,为家庭贫困的党员实施“梦想改造家”项目,改善局部住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提升组织力,党员服务有平台。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社区十大领袖”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陶文驹、邵羚生、卫功兰等一批优秀的社区党员,将其吸纳进入社区治理体系,鼓励他们参与到社区矛盾调解、文艺宣传、环保治理等工作中来。招募57名宣讲员组建全区首个先锋宣讲团,活跃在社区、小区内开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宣讲。组建“微调解队”,培养自治力量,实现基层治理、群众自治良性互动。家家景园社区二期小区因建社区食堂遭到部分居民反对,调解队党员及时站出来发声,支持社区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成功取得居民信任,项目得以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