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锋资讯
【“疫”线一天】心怀感动 共同战“疫”蜀山区下沉社区党员干部工作日记④
发布时间:2020-02-22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员

 

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仗。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蜀山区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用最严格的防控措施,誓要把这头“灰犀牛”牢牢关在笼子里。

这是一场持久战,但,希望已在前方。

自2月3日起,蜀山区组织了1566名市直、区直机关党员干部,陆续进驻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包保工作,助力基层共同战“疫”。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始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00000.jpg

抗疫笔记—用责任和情怀筑牢“疫”线

(作者:市委宣传部组织干部处工作人员下沉值守井岗镇十里店社区 李成)

面对疫情,其实我内心里也有着一丝担心和害怕。但作为一名党员,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申请参加志愿服务队。根据组织安排,2月13日下午,我进入了基层“疫”线—蜀山区井岗镇十里店社区印敦佳园。

该小区为回迁小区,共计1375户,约3500居民,目前小区无确诊、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我这次的工作职责主要就是负责小区北门进入人员的出入证明检查和体温测量。

1.jpg

通过近一周的共事,我深刻感受到基层防疫一线的不容易,责任大、任务重、风险高、环境苦,但是不管如何艰难,我都能感觉到他们内心中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守。尤其是在2月15日,合肥气温暴降10度以上,雨雪扑袭,面对刺骨寒风,我和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为能够方便做好出入登记检查及体温检测,穿着一次性雨披、戴着薄薄的一次性手套,坚持露天工作。手冻硬了就搓一搓,脚冻僵了就跳一跳,体温枪冻失灵了便揣在怀里捂一捂,帽子湿了……那就湿了。凛冽寒风吹断了小区门口大树粗壮的树枝,却拽不倒我们用双手牢牢支撑着的工作帐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因为大家坚信,只要众志成城,荆棘满途终会有尽。

不过,面对疫情“大考”,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针对小区实际,我们通过不断深化防疫管理工作,携手筑牢防疫第一道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合肥客运志愿者下沉社区抗击疫情

(作者: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下沉值守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 倪明)

2月13日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组织110名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奔赴防控一线,负责协助测量体温、排查返城人员,查看小区出入证、为居民观察对象提供帮助等事物。

我叫倪明,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我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闻令而动,根据组织安排我迅速加入到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抗疫突击队之中,并听从社区统一调配,被安排到西园新村小区疫情宣传点值守。西园新村是个老旧小区,住户多,人员密集,流动频繁,社区工作人员又少,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小区人员进出的排查登记、测量体温以及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在工作中,我做到严防死守,逢人必查,坚决做到不让外来人员进入小区,小区人员必须持证进出。我深知只有守住小区的门,尽可能的控制人员相互接触,才能进一步控制住疫情的发展。

2.jpg

初春的合肥依然寒冷,长时间的值守,虽然我手麻了脚酸了,但我依然无怨无悔。看到在防控疫情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已经连续作战了很长时间,他们的工作热情感染了我,成了我值守的动力。我希望与社区工作者同心协力,携手同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合肥客运力量在此次阻击战中持续发力!我坚信只要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千名干部冲锋在前,万众一心共筑防线

(作者:区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和监督科科长 陈晨)

2020庚子年的新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侵袭了华夏大地,全国上下打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从全国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党员、干部到人民群众,人人都是战斗员。

有这样一群人,笔墨就是他们的武器,他们以笔为枪、以墨为弹,积极为疫情防控工作献计献策,保障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高效运转,他们让区政府3楼这个既紧张又严肃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3.jpg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相机随拍,真实记录了“疫”情一线的人和事,写了很多材料,宣传很多先进典型,表扬很多好人好事,唯独没有宣传过自己、表扬过自己,甘当幕后人员。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防控工作中的“一块砖”,听从组织安排到处“添砖加瓦”。有的同志加班到凌晨三点,还没小憩一会,七点又会准时到岗值守,没有丝毫怨言。他们用忙碌的身影、彻夜的灯光、熬黑的眼圈践行着组工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市、区两级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冲在社区疫情防控急难险重任务一线,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这里没有处长、局长之分,有的仅是同岗之责。有的区直单位所有人员均下沉到社区一线,单位主要负责人变成了“疫”线战士。

4.jpg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退伍军人,召之必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这场战“疫”中展示了军人风采。2019年度军转干部还未到单位报到,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支援,完成小区封闭管理执勤任务后,立即请战参与下一项工作。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各类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身披红马甲,奔走在各个社区,发传单、贴海报、挂横幅、打电话、做调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各类爱心人士,不留名不留姓,踊跃捐款捐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万千居民群众,他们听从社区(村)号召,与一线工作者互敬互爱、群策群力、共筑防线……

5.jpg

6.jpg

还有很多这样一群人,坚守工作岗位,履职尽责,虽然不在“疫”情一线,但用自己的方式守卫一方平安。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人员流动性增大,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必然会更加激烈。但我坚信,大家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定能携手共同打赢这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卫战。

 

来自居民的一封感谢信

(作者:蜀山区疫情防控应急三大队队员、区人社局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心职员 何乔云)

7号上午11点多钟,当我正在西城小区坚守岗位时,一位来自西城小区的居民匆忙下楼,只见他戴着黑色的帽子和粉色的口罩对比十分明显。我开始以为这应该是想出门买菜的居民,没想到他从口袋里拿出了胶水就往小区门口的宣传墙上抹,然后张贴了一张红色的纸张。

7.jpg

我上前询问:“您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派来张贴通知文件的吗?”没想到他的回答让我感动不已,他说:“我是西城小区里的居民,在此次疫情发生以来,你们就一直守护在我们身旁,为小区居民的生命健康构筑了一道安全防线,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我在这里代表西城小区所有居民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感谢。我张贴的就是我写的一封感谢信,感谢西城小区的临时党支部!”话音刚落,他就双手作揖,对我们值班人员鞠了一个躬,然后又匆匆离去。我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一股暖意就涌上了心头。他是西城小区502的业主,感谢信的具体内容就是表达了对西城小区临时党支部的感谢与敬意。

8.jpg

看完了感谢信我感慨万分。抗击疫情,我们是命运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最紧要、最关键的阶段,我们面临的防控任务更加复杂艰巨。我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咬紧牙关,迎难而上,争取以更加冷静的目光、清醒的头脑、缜密的举措,把疫情防控做得更扎实、更细致,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坚决有力遏制疫情蔓延扩散。西城小区临时党支部的全体成员之后会更加认真地坚守小区的岗位,共同抗击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蜀山加油!中国加油!

9.jpg

 

伉俪协作,抗“疫”到底

(作者:蜀山区疫情防控应急六大队队员、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 瞿凝瑞)

余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丈夫,西园街道司法所副所长汤李军会成为自己所负责的小区网格疫情防控责任人,这也意味着这对贤伉俪将共同在一线抗“疫”。

自从年初三以来,汤李军就一直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家里的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就交给了余燕。2月13日,根据余燕所在单位蜀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安排,她将孩子委托给家里的长辈,完成自己手头上的本职工作,成为区直机关第三批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党员干部,由区委组织部统一编组到蜀山区疫情防控应急六大队,对口支援西园街道。未划分责任小区前,余燕还开玩笑的说,这下不知道能不能碰到自己家起早摸黑的那位。巧合的是,她的丈夫成为了自己的网格疫情防控责任人,俩人一起担任西园街道光明社区通和易居同辉A3(8号楼)的“守门人”。

10.jpg

2月14日,夫妻俩首次搭档,余燕基本摸清了自己所负责的小区情况。A3(8号楼)共有500多户居民,较多租住户,现在正值企业复工返程高峰,测温、登记、发放出入证、办理工作证、登记返程人员信息,工作一点点摸索,不明白的请教她所在网格负责人,夫妻俩可以说在A3小区门口临时搭建的疫情信息登记帐篷里,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情人节”。

2月15日,降温下雪,狂风吹垮了登记用帐篷,信息登记只能在狭小的楼道里完成。返程回到小区的人渐渐增多,有时办理返程登记和小区物资采购临时出入证竟然都排起了队。汤李军叮嘱小区人员戴好口罩,排队至少保持1米的距离,先行了解返程人员基本信息,余燕则负责测量体温并登记,指导他们填好返程人员信息表,要求他们按照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公告(第七号)(第九号)文的相关规定,居家隔离,每日自测体温,报送给网格联络员。夜里10点,余燕结束了工作,顶着风雪回到了家,而汤李军还在小区整理当天返程人员信息,准备报送给社区和街道。

2月16日,因为通和易居同辉小区毗邻安徽大学龙河路校区、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有较多国际留学生租住在这个小区。这天,有个非洲地区的学生想要去楼上找她的朋友,余燕赶紧拦住了她,用简单的英文跟她解释了现在禁止外来人员入内的情况,这位学生表示理解,拜托余燕和汤李军夫妇把一些生活物品转交给她朋友,汤李军让她把物品放在小区门口的外卖快递临时货架上,并让她早点回到住所,减少外出走动,这个非洲姑娘非常标准的说了一句:谢谢。这天,余燕依旧是晚班,回到家,等着她说故事的小宝已经困睡着了。

11.jpg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余燕与她的丈夫汤李军,正是区直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与街道社区人员通力协作,抗“疫”到底的最佳范例。余燕也是她所在的蜀山区疫情防控六大队所有队员的一个缩影,六大队全体下沉社区的区直党员干部,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家庭种种困难,冒着严寒,顶着风雪,严守岗位,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精神,相信通过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并肩作战,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战疫情

(作者:蜀山区疫情防控应急五大队队员、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督查科科员 刘洋)

亥猪年尾出病疑,江城三镇危机袭。

新冠病毒逞邪崇,九省通衢料未及。

春运大潮初拉幕,各地响应警报急。

年关廿九终封城,忐忑忧虑过除夕。

正月初一定主题,全国上下一盘棋。

各级领导齐上阵,政策法规通达密。

共产党员争先锋,战斗一线飘党旗。

白衣卫士甘奉献,依靠群众打阻击。

小小病毒不可怕,科学防治务严起。

出门口罩勤洗手,联防群控不聚集。

待到捷报传北京,世界舆论必惊奇。

中华儿女再努力,全面小康创佳绩。

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