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蜀山区荷叶地街道主动作为,以党建引领、数字网格社区治理新机制为蓝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融合各方力量铸就联防联控“红色长城”,激活群防群治“红色细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红色“动”能量。
铸就“红色长城”,“一张图”扎好战疫营盘。街道党工委牵头抓总,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瞄准“责任”做加法,提出“1+4+8+N”工作模式,即“1”是成立一支楼宇防疫突击队,以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以44座楼宇红色物业为哨所站,吸纳30余名物业留守“红管家”组成“先锋队”,全面负责商务区楼宇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专业力量精准投放;“4”是落实班子成员包社区、社区干部包网格,网格长包小区,党支部书记包楼栋“四包”责任制,实现防控责任一杆到底;“8”是组建8个专班工作组,构建疫情监测、小区管控、环境卫生、楼宇商超、社会稳定等8个组别完整“防控链”,实现挂图作战联线指挥;“N”是吹响210名干部职工、30个小区党支部、20支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354名党群志愿者冲锋号,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扎好共同战疫“铁营盘”。瞄准“效果”做乘法, 依托“数字网格”平台,加注智慧防控力量,运用“大数据”研判,第一时间调取湖北籍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锁定、追踪重点人群及访客人员信息;制作电子调查问卷,开展数字扫楼,实现小区消杀不到位、湖北籍车牌、湖北返肥人员信息,居民扫码一键上报,物业、社区联线处置,精确摸排湖北籍居民往返等信息82条;开发智慧防疫小程序,上线口罩预约、出入管理等防护服务“小贴士”,方便物业在线生成业主码,居民扫码获得电子“出入证”,进出小区扫码、测温一气呵成,全程“无接触”,高效更安全。依托“党群之家”阵地,铸就战疫“红色长城”,整合6个社区25个党群之家红色资源,建立联防联控指挥分中心,将指挥中枢移至战疫前线,把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等防控主力军全部编入网格支部战斗序列,定岗定责,轮流值守,确保每个小区执勤点人员不少于6名,人员登记、体温测量、信息上报24小时“不断线”,筑牢了点线相连、信息畅通、同频共振的基层疫情防火墙,用党建引领、数字网格、共治共享的“一张蓝图”铸就了全员上阵、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的“红色长城”。
激活“红色细胞”,“一条心”联动冲锋在前。各社区党组织“小单元”作战,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3“动”发力担使命,与企业“联动”,创新商务楼宇社区防疫举措,开设企业复工“小课堂”,上好复工“第一课”,由楼宇网格长担任“班主任”,承担授课任务,微信推送防疫课件,答疑解惑防疫事务;物业公司担任“宿管员”,施展红外线体温测量、电梯乘坐定位标识、人员分流间隔进出等十八般武艺,密织“班级”防护安全网;物业管家担任“班长”,整理学习要点点对点发送至楼层企业,定时收集企业法人“责任书”、员工个人健康状况与病例密切接触史及行程表,每日消杀、体温测量“晴雨表”等防疫“作业”,转交“班主任”批改,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企业复工有秩序。与支部“互动”,抽调骨干力量,设立防控“作战室”,织就电话入户“响铃呼叫”、移动“方言小喇叭”喊话、“土味”标语“硬核”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网络”,确保科学防控“发声”不断。与群众“齐动”,以初心映红本色与担当为主题,吹响战疫集结号,社区党员、社区领袖、文艺达人全员报到,小区“文艺队”成为战疫“文工团”,队员们捐出自家音箱,身披红甲,走街串巷,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接力宣传,将防疫知识传到千家万户,谱写“党员冲锋在前、群众紧随其后”“齐动”新赞歌。
集结“红色铁军”,“一信念”抗疫不胜不休。全街广大党员闻令即动,大年初二集结到岗、整队出征,他们当好战斗员,社区人手不够,挺身而出,背起重重的消毒箱,跑楼层、入窄巷,对每一处区域进行消杀,让百姓安全得到多一份保障。寒风冷夜,竖起鲜红党旗,搭起简易棚岗,拉起绳索防线,认真排查来往车辆、进出人员,站好守卫健康全勤岗;他们当好宣传员,臂戴红袖章,身挎小喇叭,走街串巷,温馨提醒外出人员戴好口罩,不要聚众聊天,把最准确的抗疫信息、最实用的防疫知识带进万家灯火;他们当好联络员,广泛发动、多方筹措,动员辖区饭店、物业,实施“红色领动、免费送菜”服务,构建了饭店供需,免费提供农场新鲜蔬菜,社区下单,对居家隔离家庭、需求居民进行分类登记,分装成袋,物业配发,红色物业管家、党员志愿者将免费蔬菜一一分发至居家隔离家庭和需求居民手中的“爱心”服务链,以“责任重于泰山”的本色意识和“功成必须有我”的使命担当,锻造了53个居民小区防疫战斗堡垒连点成片、44座商务楼宇防疫哨所烽火相连的“红色铁军”,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