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是能近水救得了近火的人,邻居,是能互帮互助的人,如果你能遇到一个好邻居,那是一种福气,一种幸福。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居民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别说道声“新年好”,就是见个面都很难。在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有这么一群居民党员,他们走出自己的小家来守护着小区的大家,让邻居们安心宅在家里度过这个“寒冬”。
宿舍小区的好邻居,守住老同事的“健康门”
今年57岁的范云霞,是陈村路社区啤酒厂宿舍小区的一名退休党员,已有31年党龄。范阿姨所在的小区是开放式的老旧小区,2月7日,小区被五里墩街道的工作人员安装上了“铁将军”,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范阿姨看到自己的支部书记朱正敏正在给来往的人量体温、做登记,便提出要加入到值守队伍中,“电视天天在放那些医护人员为了不污染防护服,一天下来不敢上厕所,看的真让人心疼。”说到这,范阿姨的声音哽咽了。连着几日,范阿姨从下午2点半来帮忙,量体温、发出入证、收快递,一直要忙碌到晚上8点半才回去休息。因为值守点离厕所有段距离,范阿姨怕上厕所耽误事,值守的时候一口水都不敢喝,几天下来鼻腔、嘴角长满了水泡,她的姐姐也劝她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可范阿姨却觉得住在小区里的很多都是以前的老同事,如果自己多做些,可以让大家多一份安全保障,自己累点也都值了。
退休干部当保安,守住邻居们的“健康门”
吴亚林是世茂海亮.熙园的一名业主,今年62岁,刚从省直机关退休没两年,有着34年党龄。“我们小区好几个保安都是外地人,到现在还没能回来。”吴亚林看到在岗的几位保安从早忙到晚,有的还要值夜班心有不忍,便主动找到物业经理提出义务当保安。在机关工作三十余年了,这是他头一回体验保安的工作。“退休之后经常在小区里散步,很多邻居我都认识。”几天下来,他的“火眼金睛”就没认错人,看一眼就能知道哪些人是本小区的,哪些人是从外地回来的。前两天,邮政快递刚复工,积压的包裹快堆成了小山,为避免邻居们聚集拿包裹,吴亚林便挨个通知大家错时拿包裹,维持大家“安全距离”的队形。他的邻居中有位老哥时先生因脑梗影响到双腿走路,需要每天到医院做康复训练,但在疫情期间不便去医院,已有多日训练“断档”。吴亚林就建议她的爱人何大姐,在物业指定的50米路线范围,由何大姐坐在轮椅上,让时大哥站着推何大姐走,这样也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他们笑称这个办法是“坏人”推“好人”。在记者采访的半个多小时,除了快递员将包裹送到保安亭外,该小区没有一个进出的人员,物业公司负责人说,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吴天天在楼下看着,想出去都不好意思出去了。
老组长不怕得罪人,守住亲友们的“健康门”
方明堂是清溪路社区居民组组长,今年66岁,是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党员。方明堂所住的芳香家园小区是个回迁小区,大约有600套房子对外出租,如果不把好返肥人员的关,小区很有可能就会“失守”,方明堂给每位房东打招呼,让外地且未复工的租客暂时别回合肥,回来过的人员一定要登记备案,截至到2月12日上午,已有64位省内返肥人员在他的宣传下及时登记。“方明堂在这我们很放心,要是有人违反规定他是一点情面不给的。”虽说小区内的常住居民几乎都跟方明堂沾亲带故,但若是有人违反了疫情防控规定,别管是谁都被他凶过。一次,他的一位爷爷辈的老人家想出门遛弯,被他拒在门内不让出,在他的耐心劝说下,这位老爷子只好往回走:“伢嘞,好好好,我支持你们工作。”又一次,方明堂在小区内巡逻,听到楼内传来麻将声,立即寻声找去,发现是自己的叔子找来几个人打麻将,方明堂上去就把麻将桌掀翻,几个人看到他如此认真,便承诺再也不打了。该小区内共有16个单元楼,方明堂担心定点播放的广播有的居民听不见,便拎着小广播在小区内一天转四趟,成了一个行走的“播音员”。有个这样的邻居,小区被把守的严丝合缝。
据悉,五里墩街道党工委在疫情防控前期,就给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发起倡议,采取支部书记包网格,居民党员包小区,居民群众包小家的自治防控方式,共同筑牢居民安全健康的防护墙。拒不完全统计,该街道共有200余名党员身份的辖区居民或出力或出物,帮助街道共同抗击这场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