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电话24小时开机,无论白天还是夜里,只要接到居民求助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处理;他每天都会在社区走上一圈,问问居民有啥烦心事、急难事,听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每天步数经常超过1万步;经常是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他就是兴民社区党委书记王学初。
今年50岁的王学初,有着24年的党龄,他深耕社区工作31载,他努力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用行动诠释着“小巷总理”的初心和使命,自2015年担任兴民社区党委书记以来,他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搞建设、促发展,惠民生、促和谐,解难题、保稳定,抓党建,创品牌,成为了社区建设的带头人、党政声音的传播者、社区居民的贴心人、急难险重的冲锋者、社区治理的探索者。在他的掌舵之下,近年来兴民社区全方位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带领社区实现质的飞跃,先后荣获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卫生社区、安徽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合肥市先进党组织、合肥市安全社区、合肥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蜀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蜀山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蜀山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等30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年在井岗镇年度千分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社区建设的“带头人”
民有所求,我有所应。王学初书记在走访居民中了解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居民希望在家门口就能有地方看书、跳舞。他奔走市、区、镇各部门报项目筹资金,投入200万元,2018年3月,2000平米的兴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场地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家园议事厅、电子阅览室、志愿者服务室、心灵港湾、社区食堂、居家养老中心等融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便民服务、自治服务为一体的“社区服务综合体”。
“以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是一栋小矮楼,除了办证基本没法提供居民服务,如今20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不仅可以阅读、绘画,还能跳舞,党群服务中心天天热闹极了,中午累了可以在社区食堂吃饭,对困难人员有就餐补贴,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还提供免费送餐服务,要是老人没人照护,附近就有社区建设的医养结合点,有专业医生提供护理和照顾,这都都得感谢我们的初书记,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条龙服务!”居住在和谐家园小区的王阿姨每次来党群服务中心就不无感慨。
党政声音的“传播者”
社区工作者就是党和政府的嘴、老百姓的腿,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召开后总是王学初最忙的一段时间,他总是坐在桌前认真学习抄写会议精神,把他变成居民听得懂的语言,然后带着笔记本走家串户宣讲。今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他讲的最多的就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复兴号”领跑世界,C919成功首飞,嫦娥四号着陆月背,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一部手机走天下,这都是因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保持国家稳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是安邦定国之本。一句句朴素的语言,让更多党员群众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了制度自信,使中国制度真正“入脑入心”。今年10月在蜀山区第十七届“书记讲党课”竞赛活动中,因出色的宣讲荣获了二等奖。
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串百家门、知百家姓、解百家愁”,这是他的日常。欣塘家园小区居民计生手术并发症特困家庭李长凤,因病返贫,女儿面临辍学,王学初知道后,多次上门走访慰问,并积极联系“党群连心桥”结对单位蜀山区委编办,奔走建设银行蜀山支行等驻地单位对其进行救助,同时发动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爱心募捐,累计送去了2万余元的慰问金,还帮其申报了低保,结对帮扶其女儿上大学,让李长凤一家重拾生活信心,李长凤含泪说:“初书记就是我们一家的恩人,是再生父母!”
兴民社区人口居住密集,小区停车一直是居民普遍反映的难题。王学初与市政部门多次协商,积极争取,整合建设了欣塘家园公共停车场和火车西站停车场两个公共惠民停车场,现已经投入运营,有效解决了周边群众停车难的问题。
像这样一件件、一桩桩实事好事,还有很多,化解博澳丽苑小区两家物业管理难题,理顺小区停车场归属管理,打通站西北路破解群众出行难题,建设智慧平安小区,王学初贴心为民服务,真心为民解困,成为社区居民交口称赞的贴心人。
急难险重的冲锋者
2018年7月9日凌晨,兴民社区和谐花园小区9号楼2单元的电管道井内线路突然发生故障,引燃了井内其他可燃物,造成了火灾事故。消防大队迅速赶至现场进行救援、扑灭明火,王学初第一时间奔赴现场,部署应急处置工作,从早晨一直忙到下午,中午用泡面充饥后,继续稳定灾民情绪,做好善后协调推进等工作。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供电、供水、供气等都受到了影响,100多户家庭、300多名业主无家可归,妥善安抚安置受灾群众成为了重中之重。虽然和谐花园小区是合九铁路职工的集资房,并且没有完成“三供一业”移交,但王学初以人为本,坚持属地管理,积极与相关单位协调,要求合九公司和物业公司为受灾业主垫付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在内的安置费,稳定群众情绪,并推进公共设施恢复维修,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经过一个多月的奔走努力,受影响的所有房屋恢复了入住条件,受灾群众终于回到自己家中。
兴民社区博澳丽苑小区有3000多户、10000多人,由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在将部分楼栋近300套房屋抵押给银行贷款之后又将房屋出售给广大业主,并挪用业主订金和办证费用,造成了小区房产证长期无法办理,业主因此多次到省市区上访,该小区成为整个蜀山区乃至全市的信访维稳重点区域。每次王学初总是冲在第一线协调,宣传、讲解党委政府的政策、解决方案和工作进展,积极推进小区房产证办理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会,成立专班提供全程贴身服务,顺利完成博澳丽苑小区首批200余套房产证的办理工作,化解了小区业主的多次大规模上访,切实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社区治理的探索者
早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王学初就在努力探索共治共享,面对新时代新矛盾,新需求层出不穷,如何无缝高效对接居民需求,成为摆在社区治理的头等难题。王学初在金大地小区探索开展共治共享家园,在小区成立由党支部书记、网格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志愿服务站长、社区民警、业委会代表等“1+N”治理主体为成员的家园共治委员会,建立协商议事制度,共商解决居民生活难题;选聘红色管家,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建立乐享读书会、业主兴趣团队,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打造特色楼栋,美化小区环境提升小区品味;开展志愿活动进小区,家门口就能享受公益服务;开展党员服务认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了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多元共治、民主和谐的居民小区多元共治共享模式,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家园、大事不出社区”,金大地小区已成为全市文明创建和物业管理示范点。
2019年合肥市委“1+8”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工作文件出台后,更是为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王学初构建了兴民社区党建共同体,即兴民社区党委联合辖区驻地单位和社区结对共建单位共15家党组织800多名党员,成立社区党建共同体,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管、党员共育、实事共办、发展共促为抓手,建立了以社区党委为圆心,各共建单位党组织为连心层的社区治理“同心圆”,变社区党委“单打独斗”为共建单位“群力群策”。2019年6月,兴民社区党委与合肥铁路运输法院建立安徽省首个“法院与基层社区共建法治化基地”,开设法律大讲堂、设立法官工作室,开展庭审现场进社区等,社区法治注入新动能。社区党建共同体有效促进条块层级党组织互通融合,彰显党建领航效应,有效推动社区治理向全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治共享转变,服务居民更加高效。2019年社区党委荣获了合肥市先进党组织荣誉。
“居民的事大于天,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是王学初常说的话。31年基层工作,王学初牺牲了很多,在辖区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和回迁小区改造升级过程中,他放弃了许多周末休息时间,在现场协调指挥,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父亲做胃切除手术,却正值辖区博澳丽苑小区居民因为房产证的事情集体上访,为了工作,他没有尽到孝道,一直到父亲手术结束,他都没有抽出时间过去父亲身边陪伴,这件事他一直深深自责……但他无怨无悔,始终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日复一日践行着“小巷总理”为民、惠民、乐民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