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蜀山区委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动员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抗洪抢险一线,坚决打赢防汛救灾硬仗。
一、深入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
坚持把做好抗洪抢险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区委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指示精神,通报区内汛情,启动全区防汛工作预案,部署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特别是,针对南淝河水位不断上涨的危急情形,区委、区政府果断作出加筑1.7公里长、均高近1.1米堤坝的决定,区委、区政府及各镇街园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坚守一线,为全区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加强党员干部带班值守情况督查,落实“一小时一通报、一天一总结”,严肃纪律要求,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活动,广大党员自觉开展巡堤固坝、排涝抢险、宣传引导工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集聚先锋能量,全力攻坚克难
坚持做到灾情就是命令,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区委、区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在辖区流域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和清淤等工作,实行24小时巡堤查险制度,集结了90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准备了3万条黏土袋和大量土石方、木桩。 7月4日18点,合肥启动防汛应急一级响应,蜀山区紧急调集400人护堤队伍,在南淝河蜀山段两处地段,连夜修筑了长100米、高1.5米的临时防洪堤坝,增强了河道沿线的防汛能力。区迅速启动应急措施,对因可能发生的河水漫过堤坝而导致的附近城中村居民被困,及时做好人员疏散、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的准备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今年第一号台风“尼伯特”即将到来,蜀山区出动了党员干部、志愿者、民兵等共2000余人,及时加固地势低洼、人口密集的南淝河井岗镇段以及五里墩段,堤坝高度从14米加高至16.3米,增强了抵御洪水能力。
三、驻守防汛一线,彰显先锋形象
各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从6月30日晚上至7月2日,小蜀山分干渠管理所所长刘友整整48个小时未合眼,尽管发着高烧、双脚被浸泡化脓,但他仍坚持奋战在防汛一线,确保灌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工作站站长徐潮勇老家在肥东县长临河镇湖滨社区西湖五组,是家中独子,父亲刚刚过世,家中只有七旬母亲,家里老宅子全部浸在了大水里,只剩下光秃秃的屋脊,面对“小家”与“大家”的抉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始终坚守区抗洪一线。南岗镇侯桥水库义务巡查员李长银,每天对水库大坝、启闭机、泄洪闸等进行仔细检查7遍,一次要将近1个小时,并将情况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前两天水库遇到小塌方,他更是找来附近的6位村民,冒雨装泥袋,下木桩,趟着1.5米左右的深水封堵渗漏。琥珀潭社区60岁的党员梁军于7月2日退休,7月3日便向党组织请缨参加社区24小时抢险巡逻队,坚持战斗在一线。井岗镇半岛新村社区副主任王永生,在清理南淝河垃圾的时候手掌受伤缝针,但他轻伤不下火线,奋力地将一袋袋土垒在堤坝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笔架山街道文博苑社区成立“帮客”服务队,组织社区群众向庐江县灾区群众捐助了矿泉水、面包、牛奶、餐巾纸、水果、饼干、方便面、风油精等物资160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