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锋资讯
关于在全区实施“党群连心桥”工程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4-05-08 信息来源:

各党委(党组)、党工委,各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蜀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直各部门、各单位: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市直单位与城乡基层“四联四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合办〔201411号)和《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关于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的实施意见》(合办〔2014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决定在全区实施“党群连心桥”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的精神,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民意民声进一步畅通,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党群连心桥”工程主要内容

在全区机关党组织和社区(村)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双结对双联系双服务”活动,实现全覆盖。双结对,即:每个机关党组织分别与一个社区和一个村党组织结对,区直机关党员与社区(村)党员结对。双联系,即:机关党组织联系基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商业街、楼宇、企业、项目,以下简称为联系点),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困难户、信访户、低保户、老党员等)。双服务,即:机关党组织服务改革发展,机关党员服务民生和谐。

(一)机关党组织与社区(村)党组织结对,联系基层,服务改革发展

党组织结对联系基层工作要求:推动基层党建。区直机关要积极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区直机关和社区(村)党建工作、资源、成果互动交流,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居(村)民区党建、网格党建、楼宇党建、商业街党建、项目党建和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等,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工作覆盖,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宣传政策法规。深入社区(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等,引导群众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指导帮助发展。指导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发展,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化解企业困难,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畅通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声音,及时排忧解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机关党组织要及时与结对社区党组织对接,根据基层群众需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组织由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带队、若干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的服务团、小分队等,到联系点有序开展服务,原则上每年到联系点不少于6次。

(二)机关党员与社区(村)党员结对,联系群众,服务民生和谐

党员结对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要求:深入走访调研。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积极为社区(村)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帮助社区(村)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开展志愿服务。结合自身业务专长和个人特长,在社区(村)认领志愿服务岗位或服务项目,参与或组建志愿服务组织。帮扶困难群众。结合实际,以残疾人、孤寡老人、空巢家庭、留守儿童、下岗职工、特困家庭等为重点,开展帮扶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机关党员干部配备工作记实本,每月至少安排一天进行走访调研,其它时间通过昼间走访、驻点夜访、登门入户等多种方式,做到每月走访联系户不少于一次,并认真记好工作笔记,解决相关问题。

三、健全“党群连心桥”工程工作制度

(一)学习制度。机关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学习,开展岗位培训。学习内容突出实用性,主要包括群众工作、经济工作、纪检工作、法制工作、组织工作、信访工作、综治工作等方面,提高工作能力。

(二)公开制度。在联系点通过宣传栏或便民卡等形式,公开结对党组织和机关党员相关信息、工作职责、联系方式,方便群众交流情况、反映问题、提出求助、进行监督。

(三)承诺制度。联系服务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要在深入调研、掌握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对结对联系服务作出公开承诺。承诺内容在社区(村)党务公开栏中公示。

(四)报告制度。结对联系服务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及时掌握、摸排联系点和群众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和热点难点问题及处理情况,定期汇报,帮助协调。

(五)调度制度。由区直机关和镇街园共同牵头,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交流汇报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各类社区(村)无法解决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

(六)考评制度。区委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座谈测评、实地查看、查阅软件资料、走访群众等形式,了解干部履职情况,对工作进行考核。

四、强化“党群连心桥”工程组织领导

区委成立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和督查指导,确保“党群连心桥”工程得以深入实施,取得实效。宣传部门要及时对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进行总结提升,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结对单位要成立由区直机关和镇街园主要负责人共同任组长的联合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共同协商,确定联系点和联系户。联系点和联系户可视情调整,做到共商计划、共抓落实、共促推进、共同指导、共议成效。

社区(村)要合理设置在职党员服务岗位和服务项目。在职党员结合个人专长和能力,认领服务岗位或服务项目,并作出公开承诺。

 

附件一:机关党组织实施“党群连心桥”工程一览表点击下载此文件

 

附件二:机关党员结对联系服务登记表点击下载此文件

 

 

                       中共合肥市蜀山区委办公室 

                           201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