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蜀山区清溪路社区是一个城中村,如何为改造中的众多失地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使其顺利回迁,平稳过渡为城市居民,是摆在清溪路社区党委面前的难题。近年来,该社区党委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法律援助驿站”、“市民生活驿站”、“网格管理服务”等平台,打造“党员爱心加油站”,帮助辖区4000多名失地农民解决了困难。
一、“失地农民法律援助驿站”化解征迁矛盾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社区党委如何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失地农民化解矛盾呢?党委一班人通过多次深入失地农民家中,和他们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的困难,大多数失地农民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征迁政策不理解、对征迁工作组干部信任度不高、再就业维权、家庭财产纠纷等方面。为此,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特邀安徽警官职业技术学院的6名党员律师,成立了省内首家“失地农民法律援助驿站”,为失地农民提供第三方的信息平台,以公正的角度对居民进行政策宣传,除了进行法律咨询、政策咨询外,还对因征迁产生的财产分割、老人赡养、就业纠纷等矛盾进行调解,深受辖区众多失地农民的赞扬。
二、“新市民生活驿站”享受家庭式的服务
几年来,清溪路社区党委以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为核心,以“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队为基础,为失地农民送温暖、送亲情、送文化,建立“新市民生活驿站”。在350平方米驿站内设立“知心姐妹温馨室”开展孕妇沙龙、心理疏导等活动,为准妈妈服务;设立“红领巾快乐厅”开展幼儿托管、课后辅导、“红绿蓝”三色教育等活动,为辖区留守流动儿童服务;设立“农家书屋”,配备各类图书2万余册,征订20余种报刊杂志,为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精神食粮。邀请社区党员、失地农民为志愿者、“爱心妈妈”,参加服务活动。“生活驿站”让失地农民能享受到个性化、亲情化、家庭式的温馨服务,帮助失地农民逐渐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三、“创新网格化管理”享受零距离服务
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清溪路社区党委将社区划分成23个“责任片区”,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责任人,聘请热心社区服务的居民担任网格员,并以网格管理为契机,将党员志愿服务融入网格管理之中,为辖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社区党委为每位网格责任人准备了一本“民情日记”,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小到办理准生证、光荣证、再就业优惠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办理手续等情况,在“民情日记”上一目了然。通过网格责任人、网格员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记录“民情日记”,再联系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居民反映的问题在2个工作日内就会得到解决。为了进一步方便居民,社区党委还开通了“党员志愿者服务热线”,每个网格责任人在上门入户的同时,向居民发放便民联系卡,并安排专人接听热线,居民有任何困难,只要拨打热线,“党员爱心加油站”工作人员会根据居民不同要求,联系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及时解决居民困难,真正实现有困难找组织,有困难找党员,实现社区服务工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