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锋资讯
赴青岛学习培训心得(西园街道岳西新村社区工作站站长潘发生)
发布时间:2012-08-22 信息来源: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建管及和谐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推动社区建设创品牌,建特色,加快“魅力蜀山”建设,按照区委组织部的部署和安排,我有幸参加了2012630日至76日赴青岛培训班的学习。作为培训班的一员,我受益非浅。作为社区领导和社区工作者,所到之处感触很深,为推动社区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开阔了眼界,激发了思维,学到了经验,增长了见识,坚定了信心。以下是本人的体会和认识,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总体印象

(一)品牌意识超前。品牌经营是青岛城市经营与发展中最为成功的亮点。在众多的青岛品企业牌中,青岛社区的品牌也在不断的汲取企业品牌的成功模式,把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思路作为社区服务的重中之重,打造社区服务品牌,建设特色服务社区。用品牌服务吸引群众、用品牌标准制约自身、用品牌形象接受监督、用品牌效应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社区功能的不断提升。深化社区品牌建设,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旅游观光型等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品牌效应。

(二)阵地建设齐全。青岛市在区、街道、社区推行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实行“一站式、一门式”服务。在每个街道都建设12处综合性社区服务场所,且每处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在每个社区建设集便民服务、文化、教育、治安、社会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站,由政府投资,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全覆盖。尤其是延安二路社区,工作人员为我们演示了社区基础数据网络功能系统,通过多媒体电子屏幕,能够把所有查询的各种社区便民信息,如社区居民楼、单元、家庭人口结构以及各种服务信息直观、清晰地显现出来,信息化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得到充分应用,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三)社会组织规范。为推进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青岛市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并以社区民间组织为中心,整合社区资源推动社区建设上台阶。对达不到登记条件,但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社区自发组织进行备案,确定其性质和地位。同时,理顺关系,实施正式登记驻区民间组织和社区备案制民间组织一体化管理,使社区建设队伍得到稳定和显现。

二、几点思考

(一)加强队伍建设。社区承担着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稳定等许多重要任务,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对社区干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社区工作效能。建立健全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标准、岗位工作职责、奖惩条例等,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人员行为。

(二)加强宣传教育。和谐社区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事关千家万户,做好广大市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通过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网络平台、橱窗板报、横幅标语等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社区建设的相关知识,宣传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市民爱护环境、摒弃陋习,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城市形象。

(三)创新思维理念。切实转变社区发展观念,把发展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在服务中求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健全服务机制,拓展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建立网格化、全方位的社区服务体系为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四)发展志愿队伍。加大社会服务组织的培育力度,特别是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投入,广泛动员、引导有爱心、热心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开展了社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便民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将志愿服务推广到社区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领域,丰富了社区服务内涵,提升了社区服务品质,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