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组织力就是基层党组织凭借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对社会进行引导、整合和动员的能力。近年来,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指导下,加强服务型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练内功,强外功,以“居文化”为主线,“四机联动”狠抓基础,坚持精细、贴心服务群众,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围绕“龙居一家亲”的精神,实现“美好生活 幸福龙居”目标。
一是打桩机压实,狠抓党建工作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党委提出“打党建基础,促全面发展”思路。从党建基本功练起。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社区班子成员包包下辖6个支部,督促落实好“三会一课”; 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常态化“两学一做”及“讲重作”专题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短信、微信、QQ开辟信息交流园地,保证214名党员不缺学,同时要求各支部书记采取多种形式为辖区党员上党课;在“锋领蜀山党建云平台”上及时上传社区党委和在职党员服务承诺,精准帮扶困难对象44人62次,走访联系群众1100人2200次,认领完成微心愿2个;对已不住在辖区的党员劝转组织关系6名,全年缴纳党费12550元;对64家非公企业进行排查,核减2家,新增加企业2家,建立独立支部17个,联合支部5个,社会组织联合支部1个;全年申报党建项目12个,申领专项经费15万元。
二是磨光机研磨,拓宽党建开展思路。龙居社区上班族高学历年轻人多、安享晚年退休人员多、学校青少年、未成年人多。面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群体、不同服务需求的小区居民,社区面临资源如何整合、服务如何结合、工作如何磨合的难题。社区党委始终坚持“走心入脑”开展服务活动,唯有根据居民年龄段、文化层次等不同的需求才能见实效。走心,畅通社区微信公共平台拓展服务活动交流渠道和实地走访了解居民需求相结合,保证每次活动开展都是居民期盼的,乐于参与的。入脑,已开展的免费书写春联、元宵节文艺汇演、猜灯谜、免费送汤圆、“最美全家福、温馨年夜饭、迷人家乡景”、“为龙居做一件美丽的事”等系列贴近居民关切、服务居民务实的活动真正进入居民脑中,居民参与热情爆棚。社区党委创新服务理念,提出“社区党委统揽,社区服务与社会组织服务有效融合,更好服务居民”的服务新模式,孵化成立幸福里社会服务发展中心,中心下设云起龙骧幸福里、帮你忙志愿联盟、未来星成长基地、定制帮四个服务项目,发挥党员骨干作用,依托社区微信公共平台、QQ群、党员先锋网实现线上线下信息联动,使社区服务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服务理念、服务宣传、服务内容、服务载体和服务成效上更加贴近居民需求。同时,在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大力支持指导下,改善党建标准化硬件设施,从社区党建指引牌到规范的宣传阵地,标识标牌进行统一制作,规范为民服务中心和党建活动中心,硬件设施的对标达标提标为社区党建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组装机聚力,创新党建特色活动。社区将创新特色活动,作为服务居民不断深化延伸的抓手,扩大服务人群,增加服务项目,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手脚并用”扶持社会组织,当前社区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和精细化,龙居社区“幸福里”社会服务发展中心承上启下,承担起政府服务和群众需求相融合的桥梁纽带作用。手向上伸,主动汇报,积极寻求上级部门力量倾斜要不遗余力,以保障活动开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脚往下走,对居民的期望、需求要精准把握,确保始终能以务实的活动开展满足社区居民各层次多样化需求。 云起龙骧幸福里。云起龙骧幸福里建立四支服务队:龙之情服务队、龙舟号服务队、龙之韵服务队、龙香社。组建了贝贝合唱团、龙之韵戏曲社、燕之新舞蹈队、喜洋洋舞蹈队、缘份太极队、龙香书画社等8支社区文化团体,团队牵头人均为辖区退休老党员。社区与各物业专门辟出场地提供开展活动。老人们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书画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28次,既丰富了晚年生活,也为社区文化活动带来活力。“帮你忙”志愿联盟。志愿联盟内设四支志愿服务团队:热心便民志愿服务队、涌泉关爱志愿服务队、维权解难志愿服务队、健康环保志愿服务队。“幸福里”社会服务发展中心从小区在职党员、居民、大学生、辖区企业招募党员志愿者498名,定期和社区联动,开展居民楼内的志愿服务,通过党员志愿者的带头作用,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了结对帮扶送温暖、免费清洗皮具、免费体检、法律宣传、义务献血等各类志愿活动2000余次,涌现出以五星志愿者郑陶为首的一批优秀党员志愿者。未来星成长基地。未来星成长基地为辖区内未成年人设立专门服务基地,包含了未成年人成长课堂、兴趣课堂、辅导课堂、实践课堂,未来星成长基地致力于开展未成年人的课外辅导、素质拓展及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志愿者携手社会组织开展绘本故事会、泥塑DIY、科普课堂、寿司DIY、参观污水处理厂、社区风筝节、国学讲堂等活动48次,既丰富了未成年人课余生活,增长了知识,又解决了双职工家长后顾之忧。“定制帮”服务。社区设立微信公共平台“定制帮”服务,针对辖区内居民的特殊要求,采取线上订制线下服务,专人专项对服务进行策划、实施,将传统的志愿服务升级换代,让志愿服务因人而异、因需而行。使居民们得到的服务更接地气,更实用、更有利于解决眼前的难题。服务开展以来,帮“光头爸爸”义卖书画筹集 资金、帮居民辨识真假商品等“订制帮”服务7次。
四是雕刻机细琢,党建服务群众出彩。坚持创新发展要“始终为零”。社区党委提出“服务创新在路上,居民满意在坊间”的口号,要求社区幸福里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定期召开问题破析会、居民交流会和诸葛亮会等,鼓励辖区内党员、居民在创新服务活动的方式、质量、成效上献计献策,始终保证服务居民地激情和活力,当好幸福龙居建设的先锋队。社区党的建设蓬勃发展。通过“社区党委统揽,社区服务与社会组织服务有效融合,更好服务居民”的服务新模式开展,社区党建品牌成效显著。特别是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引领了社区党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创新活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阔步向前。服务活动活力日益提高。社区“急居民所急、解居民所需、服务居民所能”服务思路清晰,提出了“有困难找社区党委,到‘幸福里’做志愿服务”的口号。先后开展了以帮助孤寡户、残疾人、军烈属等服务对象,开展上门送温暖,解决生活困难,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服务进家门”活动、以“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为主题的志愿者广场活动、在全市首家开创了“电梯应急抢修志愿队” 等系列服务活动。社区居民踊跃参与服务活动中,为共建美好生活,幸福龙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人性化理念内涵彰显。幸福里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坚持“优化社区服务资源,深化服务内涵,彰显人性化服务理念”良性循环机制。服务与志愿互动。通过服务活动开展,不断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求,深化服务内涵,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同时通过服务活动开展,不断吸纳接收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力得到加强,在社区内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服务与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和常态化“两学一做”结合。在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对社区的各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党员择机集中学习,把学习活动与为居民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众多志愿者组成的特色小分队在发挥特长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中,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社区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职工书屋、安徽省第五届文明社区、合肥市廉洁标兵社区、合肥市标准化示范社区、合肥市充分就业社区、合肥市卫生先进社区、合肥市人防民防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