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调动街道广大党员参与街居建设的积极性,荷叶地街道在集中开展党组织、党员情况摸排,摸清党员底数,掌握组织情况的基础上,针对街道社区两级班子党员干部、街道机关及社区在职党员、辖区退休及居民党员、非公企业党员五大类型,开展了以“四个一”为内容的先锋塑形工程,不断激发街居党员干事创业激情,逐步达到运作规范有序、服务便利周到、群众实惠满意的“和谐街居”建设目的,使基层党建工作与街居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是建强一支班子队伍,个个做表率。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党员领导干部领头学习、带头垂范作用。扩大中心组理论学习范围,吸纳军转干部、社区书记、科室负责人参加,通过要求每人每月去一次书店、挑选一本管理类优秀作品,进一次课堂,听一场专题讲座,每季度交流一次学习心得体会等方式,有效丰富了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先后以“如何做好副职、如何进行二次创业、如何搞好团结”及“两学一做”、“讲重作”三个专题研讨为题开展座谈交流会20余次;集聚党员领导干部一线示范、先锋引领效应,组建“党员义务打传队”,采取班子成员领队履责、中层干部入队担责、普通党员志愿加入的形式,“五人一组、每组一楼”主动履行包保责任、自觉签订不租房给传销人员协议,三级聚力,重拳打击传销人员的嚣张气焰;成立“爱心助迁、助拆组”,班子成员、“两委”成员带头奔走拆迁小区、回迁小区房屋征迁、违建整治一线,组建5组7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的自治小组,进楼栋挨家挨户宣传,访邻居逐个逐户突破,取得了历时17天186户全部交房,历时19天289户546处乱搭建、破墙开门全面整治的可喜成绩,实现小区环境“绿带环绕、宜居宜人”的“质”的转变。
二是塑好一个社区品牌,社社有亮点。打造浅水湾、凯旋门社区两大党员教育示范点,双核驱动,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社区是家园,群众是亲人”为主旨,推出党员“四亲”工作法,通过认人结亲、定期访亲,划分12个网格,街道机关、社区在职党员下沉网格,每人每周进居入户走访不少于2天,帮扶解决困难诉求不少于2件,与居民群众结“亲戚”、解“难事”,累计走访群众1350余户次、认领群众“微心愿”170余个;用心帮亲、睦邻敦亲,建立党组织民情工作台帐、困难群众台帐,用“红黄蓝”不同颜色标注居民的关切诉求热度、困难程度,因人施策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开辟“党员先锋墙”,树立“身边好人”,全方位构筑了民情沟通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区、服务群众无缝隙的党员服务“星”阵地。
三是亮好一个支部特色,部部有活动。抓实支部根基建设,聚焦在职党员、非公党员、退休党员不同特性,创建“活力党支部”,在机关、社区在职党员党支部以“比学赶帮超”、“五比五赛”、“岗位大练兵”等多项主题活动为提能站,以防汛、打传、拆迁等重艰岗位为试金石,每季评选业务能手星、岗位模范星,通报表彰、优先提拔,引领在职党员对标先进、奋勇争先;在社区退管党支部,以时间充裕、特长突出、热心公益的党员为发起人,牵头成立“新凯悦文化团队”、“红太阳公益社”等群众性组织4个,建立浅水湾创世纪小区退管党小组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定党小组责任区2个,确定党员中心户5户,全权负责网格志愿者队伍组建、治理达标巡查等,通过“随手拍”奖励等多样式互动,有力扭转了社区治理“社区在干、群众在看”的怪象;在非公党支部,打造今日互联党支部党建示范“旗舰店”,开辟支部头条号,建立“圆梦”数据库,开发“头条寻人”产品,在线“寻人救助”,找到走失人员300多人,有效搭建了公司支部与社区、社会的“心灵沟通”之桥。
四是显好每名党员作用,人人作主角。激发党员融入支部、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利用“三会一课”、十九大学习、党日活动契机,试点机关、社区在职党员党支部,以支部党员“轮作主角”的形式,让每名在职党员自已查找学习资料、自己商定活动形式、自己准备课件材料,轮流走进社区居民党支部上党课,组织所在支部党员活动日活动,促使人人融入支部建设,人人争做合格党员、人人践行服务承诺,有力推动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基层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