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锋资讯
胡金山同志关于赴深圳跟班学习情况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12-07 信息来源:

 通过三个月以来的深圳挂职培训、跟班学习、生活和工作,我对深圳市的地理、人文、环境,南山区城市园林绿化、林业、城市管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三个月来学习情况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    基本概况

(一)深圳、南山区基本情况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中国广东省省辖市,国家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深圳下辖6个行政区和4个新区。国土面积1991平方公里。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润宜人,降水丰富。2012年常住人口1054.74万人2012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1295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达到4502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南山区地处特区西部。国土面积约182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和100个社区。全区常住人口200万人。2012年,南山区本地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辖区总税收453.8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96家,海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03家。南山区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南山科技教育发达,全市11所高等院校已有8所驻扎南山。南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绣中华,华侨城,中山公园,海上世界、新安古城、野生动物园南头古城等主题公园和著名景点,形成了主题公园游。

 

(二)南山区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简介

我此次被组织安排在南山区城管局(区执法局)跟班学习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管理等。该局主要负责辖区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爱国卫生、灯光环境、园林绿化和林业等管理;组织实施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灯光环境、园林绿化和林业等项目建设管理以及从事市容、市政、园林绿化等行政执法工作。该局是正处级单位,一正5副,正调2名、副调2名,党委委员3名,共13名领导。机关行政编制60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40名,其中,内设机构“351大队”,直属事业单位14个。                                                                                                                                                         

(三)城市园林绿化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深圳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绿地率39.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其中南山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19%、绿地率41.4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95平方米,位居各城区前列。全市公园841个面积达21948公顷(“公园之城”)、南山区有60个;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30.7%974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得到有效保护。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1.48%;深圳先后获得国际建协亚洲首个城市规划奖、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保护臭氧层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桂冠。

1、深圳植物种类多姿多彩。常绿树种较多,落叶或半落叶树种较少。乔木以大叶榕、小叶榄仁、秋枫、凤凰木、南洋楹、火焰木、盆架子、宫粉紫荆、大王椰子、南洋杉、荔枝等20多种主干树种。这些树种多数为南亚热带地区传统的园林绿化树种。灌木(主要是花灌木):朱槿(大红花)、鸡蛋花、大叶紫薇、龙船花、金凤花、黄蝉、金叶榕、希茉莉、木芙蓉等;用于高架桥上垂直绿化植物主要是杜鹃(市花)、黄蝉等。

2、深圳绿化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0年代(1980--1990),在道路、大片空地上大量种植生长快、树冠大的高大乔木,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绿量(普遍绿化阶段);第二阶段:90年代(1990--2000)加强道路绿化规划,充实环境绿化的彩色植物的应用,注重乔、灌、花、草的植物配置,开始“绿化—美化”过程的发展;第三阶段:2000年后、尤其为筹办2011年世界大运会十几年来,他们于2003年编制了《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年制定《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纲要(2012-2020)》,开始“绿化—美化—多样化—艺术化”发展过程。此阶段,①大力提升道路绿化和节点景观建设水平和档次,以现有绿地为基础,以线状绿带为骨架,以点状绿地为重点,以开花植物为基调,配合色彩鲜艳的彩叶植物,形成大尺度、多树种、复层混交的植物配置,层次丰富,色彩缤纷的 “一路一景观”的道路绿化品牌。②发展了多种多样的主题公园,基本构建了“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目前建有公园841个,实现“一园一特色”。其中南山区近三年内共提升道路绿化88条,栽植各类大乔木8万株,花灌木120万余株,绿化提升面积达200万平方米;道路节点景观建设33处,绿化面积达5.3万平方米,共累计区财政投资达4个亿(注:承担南山区园林绿化建设单位是区城管局的二级机构区绿化管理所,副处级单位。)                                                      

3、立体绿化情况

深圳立体绿化规划要求:各区每年完成1-2处立体绿化建设或改造提升,力争2020年市域范围内30-50%的人行天桥挂绿,全部符合建设条件的立交桥披上绿装;中心城区屋顶绿化率达50%,市域范围内屋顶绿化率达1.5%。南山区目前已基本完成辖区范围内人行天桥、立交桥的披绿、挂绿工程。自2013年起,开始着手立体绿化提升工作和屋顶绿化建设示范工程。

4、南山区林业慨况。全区林地面积7.35万亩,经果林约4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31.2%,林木绿化绿40%;区内主要山系有北部羊台山(海拔584),中部塘朗山(海拔359)和南部大、小南山(海拔336)。区植被种类丰富,共有576种。全区坡度25度以下的林地基本上都是荔枝树。(注:承担全区林业建设和管理部门是区城管局下属二级机构: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此外,绿道建设详见深圳绿道建设调查报告。

二、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1、重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充分利用绿化空间。

深圳在建设初期就高起点编制《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总规编制和制定《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规划到2020年,深圳市人均公共绿地18平方米,绿地率50%,绿化覆盖率55%,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全市整体绿化水平达到或超过新加坡的绿化水平。规划中明确了铁路、高速公路以及一、二级城市干线道路两侧各建设不少于30米的绿化带宽度。深圳是“设计之都”。他们很重视绿地规划设计,每建一个公园或大型区域绿地充分做好前期绿化规划设计工作。比如正在建设的前海深港新区,就花了三年多的规划设计。

2、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多层次生态环境

深圳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经历了从绿化—美化—多样化—艺术化发展过程。绿化的主体是乔木,通过快速而大面积的种植、移植树冠浓密的树种,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如遍布全城为市民遮风蔽日的榕树、小叶榄仁、凤凰木、南洋楹、秋枫、盆架子等高大乔木;其次是灌木、亚灌木和草坪,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此外还在绿地、人行天桥、立交桥等种植了开花乔木、小灌木以及花形花色极其丰富的观花植物,通过多种手段丰富了园林植物层次,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绿色服务”。

3、深圳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全国城市绿化发展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比如南山区各类公园达60个以上,道路绿化主次干道400多条,全区绿化养管任务绿化面积达860多万平方米。社区绿化和道路绿化以划分等级全部对外外包,实施合同制管理。政府制定养护标准实施考核,以每月考核结果兑现养管经费。南山区区财政每年养管经费投入8000万元以上。

三、对提升蜀山区城市绿化水平的一条建议

鉴于深圳市、南山区绿化建设和管理模式,结合内地以及我区实际情况,拟提出“对如何提升蜀山区城市绿化水平”的建议,其主要内容:

一是以规划为先导,编制蜀山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二是以发展为第一要义,进一步扩大城区绿化总量;三是以科学建绿为统揽,进一步提升我区绿化品味;

四是强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管护水平。

(注:详细内容单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