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5
新闻来源:网站管理员
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仗。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蜀山区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用最严格的防控措施,誓要把这头“灰犀牛”牢牢关在笼子里。
这是一场持久战,但,希望已在前方。
自2月3日起,蜀山区组织了1566名市直、区直机关党员干部,陆续进驻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包保工作,助力基层共同战“疫”。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始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抗疫日记
【作者:市政协调研信息处二级主任科员下沉值守南七街道丁岗社区 张鲲 】
疫情就是战场,岗位就是阵地。作为市政协20名下沉一线党员干部中的一员,我值守的阵地在南七街道丁岗社区的建机家园。在一线值守,说不累、不辛苦是假的。但这点辛苦,和冒着生命危险冲在火线上的医护人员相比,和过年以来一直连轴转、承担着繁重工作和巨大压力的社区工作人员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下沉一线的这段日子,我们听到最多的话是“谢谢”“辛苦了”,切身感受到了市政协领导、街道社区的关怀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深刻体会到了“人民战争”和“共克时艰”这两个词的意义。
2月14日风雪交加的那一天,我们值守的临时帐篷被风吹倒,社区和物业的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社区工作站的陈站长想出了用叉车搬运闲置活动板房的法子,短短一个上午,就把社区下辖的4处“三无/老旧”小区值守点的临时帐篷都升级成了活动板房“小别墅”;社区工会常驻建机家园的孙主席身体不好,每天仍雷打不动地在小区巡查,还要完成大量的防疫登记、统计、上报工作;小区门口的四位保安大叔12小时轮岗,不管是谁接班,第一件事就是烧好热水帮我们的水瓶灌满;在隔壁小区下夜班回来的保洁大爷,额头、脖子被寒风吹得冰凉,几次测不出体温却一点都没不耐烦,笑呵呵地把袖子撸得老高,说:“来,搁我这儿再来一枪!”;前天上午,一位连续一周没出门的大妈采购完回来,主动配合我们登记好出入证,不由分说从窗口硬塞进来一袋砂糖橘。最让我们感动和敬佩的,是建机家园十几位退休党员自发组织起志愿服务队,戴上红袖章,每天拿着宣传喇叭,风雨无阻地在小区里巡逻,他们年龄最小的68岁,最年长的那位大爷已经79岁了,还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看到这些老党员、老同志胸前闪亮的党徽,我们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战“疫”日记:写在攻坚战转向保卫战的转折期
【作者:区疫情防控应急八大队副大队长、区城管局天鹅湖行政执法大队工会主席 杨立泰】
2020年2月14日,一声哨响,紧急集合,我和区直兄弟单位的同志共30多人,齐聚荷叶地街道,组成区应急抗“疫”第八大队,全力协助荷叶地街道开展抗击新冠肺炎工作。
经过这段时期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蜀山区、合肥市、安徽省都连续出现多天无新增和无确诊病例的情况,荷叶地街道范围更是无一例新冠肺炎,这充分说明我们这段时期的工作取得的长足的效果。但是,在这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向保卫战转折的关键时期,我想把这段时期在一线看到的情况和接下来要面临的困难向大家认真的提个醒。
首先,这段时期各小区的居民能够按照政府的要求,每两天一个家庭只出去一人,上班人员出入较少,租房户返城回小区的人员约占总量的20%,接下来几个因素会促使居民外出。一是各企事业单位相继复工,二是作为租房户的流动人员相继返城,三是心理因素,因长期居家,很多人早就想出去走动了。
其次,各沿街商业门店,这段时间的严控使得开业比例只有10%左右,而且以快递、外卖等经营方式为主。接下来一周各门店将陆续开业,人员流动会倍增,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参差不齐,一定会有聚集现象的出现。
最后,目前的写字楼整体复工率约10%,接下来办公人员会出现井喷现象,各商业体写字楼会进入人员的密集期,营商服务部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综上,我下一步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会比现在更大、更艰巨,其重点和难点是大量人口的输入管理、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我们全体队员一定不能放松警惕,在这保卫战的关键时期,更要做好以下值守工作:
一是各居民小区的管理,重点抓返城人员的登记和居家隔离7-14天工作,一个人都不能疏漏;其次是严控人员出入,凭票出入小区,无票免进出;再次是体温测量,进出都要测量,做到百密而无一漏。
二是各商业门店的管理,对陆续开业的商业门店,严格监督卫生和消毒措施是否落实;尽量压缩营业时间;提倡包装好销售;鼓励外卖快递方式经营。
三是各商业综合办公区域的管理,监督好出入口是否分离、测温设备是否完好、各企业办公区域是否定期消毒、所有办公人员是否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整栋楼域内上下班时期是否错峰等各项具体工作。
外面气温回升,春暖花开的日子即将来临,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保卫战。到那时,我们每个人摘下脸上的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想那应该是天下最美的笑容。
沉心守责,做一名合格的防疫战斗员
【作者:区疫情防控应急十大队队员、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四级主任科员 张涛】
我所在的值守点是国光山水间小区,该小区共有23栋楼,1548户。小区的西大门就是我的阵地,一把额温枪,一个登记本,就是我的武器。
工作是辛苦的,因为是户外工作,免不了日晒雨淋,值班第一天老天就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大风、降雨和降温,四面窜风的红帐篷,着实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幸亏保安大叔准备了一个“小太阳”,让我稍感到了一丝温暖,“一切并没有那么糟,都会好起来的。”
工作是灵活的,尽管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要求实行封闭式管理,小区居民必须凭证出行。但是有些群众对严格的管控措施不理解,矛盾时有发生,而保安因为熟人关系或是其他原因,不愿意严格执行规定,因而带来了一定风险。为共同谱好小区管理协奏曲,在与保安商量后,我们唱起了双簧,一般情况下保安师傅以温和的劝说为主,我们以严肃告诫为主,一软一硬,一红一白,尽管还有住户试图违规闯关,但是最后都被我们阻止了,慢慢的闯关业主越来越少了。
为进一步规范车辆进出,缩短车辆通行时间,借鉴一些小区的做法,开始了“问一测一核一登”四步工作法,问——“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测”——测量体温,“核”——核验通行证,“登”——登入记录本,做到了进出有记录,有问题可追溯。看守大门是件小事,但是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严格执行每一个规定,认真守护好小区入口,这就是我一个普通党员的应尽职责。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正因有许许多多平凡而无畏的人们在防疫岗位上无私奉献着,疫情蔓延势头才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才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有难,只要每一个人都能扛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发出自己的光,都能做自己心中的英雄。
冬将尽,春可期,山河应无恙。
小红帽下的眼睛
【作者:区疫情防控应急五大队队员、区法院刑庭庭长 吴小水】
接到支援社区疫情防控的命令时,我正在办公室里敲击着键盘,撰写着一份冗长的刑事判决书。对社区工作的陌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惧怕、对庭里工作的担忧、对等待撰写文书的焦虑……这些都让长期处于室内工作的我,有点回不过来神儿。
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组织的召唤容不得有半点儿犹豫。于是,在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情人节,我来到支援的琥珀街道奥林花园社区报到。社区孙主任向我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并称社区的工作人员自年三十开始就没有休息过了,虽然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但是超负荷的工作让大家身心疲惫,而我们就像是急时雨,让她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爱护。说着,孙主任用力眨了眨小红帽下疲惫的双眼,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赶走疲劳。
带着我值勤的社区工作人员姓王,在小红帽和口罩的遮挡下我看不出她的年纪,仅露出的两只眼睛里目光清澈,她言语不多,动作敏捷。下午,远远看到有一名身着睡衣的小哥哥正悠闲地在小区里踱步,嘴里叼着香烟,目不斜视。王同志伸手挡住了小哥哥,提醒他需要佩戴口罩。小哥哥很不耐烦,称其在家闷了很久,出来抽根烟、溜个弯还要被管啊。王同志耐心地向他介绍着防护措施的必要性,语音清脆,字正腔圆,小红帽下的那双眼睛里虽然流转着笑意,但透出的却是坚定。
下午,社区的内勤小姑娘来点上发放装备物资。她风风火火地骑了个电瓶车,背了个大袋子,夹个大夹子,下了车就问我是不是法院来的志愿者,我点点头。她从袋子里掏出折叠整整齐齐的一次性口罩,说社区里只有这种口罩,而且也很紧张,但主任说了就算她们不用,也要保证我们有口罩用,还请不要嫌弃。之后,她很仔细地将口罩交到我手里,并叮嘱说这是7个,一周的量,要保管好哦。我见她如此认真,便逗她说那我不要了,你留着用吧。小姑娘一惊赶忙拒绝,说现在口罩特别紧张,你一定要留着!小红帽下的那双眼睛忽闪忽闪,明亮而又纯朴。
2月15日,立春后的第一场雪降临,空中飞舞起一片片雪花,气温也随之骤降。我们值勤的四个人不停地搓着手、跺着脚取䁔,盼望着这场风雪能把这害人不浅的病毒全部带走。忽然,一名身穿睡衣的男子冒着大雪拎着一台取䁔器来到值班室,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取暖器的插头插好,开关打开,之后便离开了。后来,社区的同志告诉我,这名男子住在小区某号楼的一楼,是个矫正人员,平时由社区负责帮教。我愣住了,问她社区里的居民你都能记住吗?她得意地看着我,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小区的各种情况来,小红帽下的眼睛里透露出满满的自信。
短短三天,感触良多,但纸短情长,恕不能逐一道来。当很多人待在舒适的家中、在温䁔的被窝里守着电视、零食,“宅”着为“战役”做贡献时,是这些小红帽们,顶着风雪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是这些小红帽们,做着最最基层的工作,用心践行着爱与责任。我虽然看不清他们戴着口罩的脸,甚至不清楚他们的姓名,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在小红帽下,他们眼神中的坚定。
在之后的战役中,请相信我们,我们将和小红帽们一起,做好社区的“守门人”!疫情不走,我们不散!
战“疫”有感
【作者:区疫情防控应急四大队队员、2019年军转干部 戴少华】
我所在的水湖路值守点有6个小区,约6千居民,主要是老旧小区,彼此联通,紧靠长江中路,缺乏物业,人员复杂,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为做好抗“疫”工作,社区将该区域整合,用彩钢瓦临时封闭,统一管理。值守中,工作人员按程序逐一登记办理出入证,逐个说明出入管理要求,逐一解答居民疑问,测量体温、登记回肥人员情况,提醒注意事项,按原则灵活处理个别情况,耐心劝导解释,尽量避免不满和对立情绪滋长。居民们出入之时多会说一句“你们辛苦”,一位老人寒风中一直叮嘱我们,“多穿点衣服,天冷”,一位居民送来了切分好的艾条,这些举动让我们倍感欣慰与温暖!
岁末年初以来的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考验,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工厂到学校,所有单位所有人员全部投入到了这一突发情况中,克服各自困难,齐心协力以不同方式共抗疫情,以国人独有的高效协作和团结奉献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即使面对别有用心的诘责与举动,我们依然高度自信自律,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我们在苦难中成长、壮大、变强!风雪之后,阳光会更加明媚;疫情过后,我们的社会制度体系、治理能力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必将会更上层楼!祝愿国人早渡难关!劫后安好!国富民强!